追尋紅色足跡,共筑團結之魂!黔西南州開展青少年紅色主題研學示范活動
深秋時節(jié),北盤江畔,層林盡染。碧綠的江水緩緩流淌,悠悠地敘說著無盡歲月的故事。

白層古渡。
“這里就是當年紅軍長征時期智取的白層古渡口。”
“中央紅軍從這里渡過北盤江,進入貞豐縣城,在黔西南戰(zhàn)斗了10余天的時間。”
“上游就是花江鐵索橋,現(xiàn)在建起了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
一群少年站在白層古渡口,看著腳下的北盤江水,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身上鮮艷的衣服映紅了一張張稚嫩的臉頰。

啟動儀式。
10月18-19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精心策劃了一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追尋紅色足跡,共筑團結之魂”青少年紅色主題研學示范活動,來自全州8個縣(市)、8所中小學校的48名師生共同參加這場活動。
在學習中銘記,在行走中傳承。通過紅色之旅,開展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與情感交往交流交融活動。讓各族青少年在共同追尋紅色記憶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感悟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自覺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文化,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深植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活動現(xiàn)場。
“在興仁市海河戰(zhàn)斗遺址,講解員老師講述‘一顆子彈’的故事,我深切感悟到紅軍戰(zhàn)士同各族群眾的魚水深情,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來自望謨縣實驗小學甘萊校區(qū)的岑詩雨同學動情地說。

活動現(xiàn)場。
研學隊伍沿著紅軍當年的足跡,先后走進興義市威舍紅軍長征紀念館、興仁市海河紅軍戰(zhàn)斗遺址、貞豐縣白層古渡紅軍長征搶渡北盤江遺址、貞豐古城文昌宮紅軍長征宿營地。大家發(fā)自內心感受到,一次紅色之旅就是一場精神的洗禮。

聆聽紅色故事。
一路走來,師生們重走長征路、重溫入隊誓詞、參觀紀念館、聆聽紅色故事、進行互動交流、撰寫心得體會。通過沉浸式行走體驗,每顆心靈都在與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進行著一次次跨越時空的對話。
追尋,賡續(xù)傳承;交流,增強感情。這次研學活動,在同學們心中激起了強烈的漣漪。來自不同縣(市)、不同民族的孩子們,在共同的體驗中迅速拉近了距離,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交流,結下了深厚友情。

互動交流。
“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縣(市)、不同民族,通過一起走這段路、一起聽故事、一起追尋歷史,大家感到,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都有一樣的夢想,都熱愛著偉大的祖國。”來自晴隆第六中學的陸永軒同學的話語,道出大家共同的心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日益加深。
“這是一場生動的、行走的思政課。孩子們從一開始的陌生、羞澀,到后來共同游戲,無話不談,在追尋紅色足跡的過程中,真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了一起。”安龍縣第四小學的梁永春老師感慨地說。(文/陳湘飚 圖/梁佳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