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信訪理論研究成果顯著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深入推進鄉鎮街道信訪聯席會議實體化運行;黔東南州雷山縣望豐鄉、永樂鎮以“鄉—村—家”聯動“姑媽文化”破解傳統村落治理難題;遵義市湄潭縣建立“群眾會+”“寨管家”工作機制;黔東南州凱里市大十字街道善用司法調解為主的調解機制……
長期以來,貴州省各地結合工作實際,逐步構建出獨具地方特色的基層治理機制,如今這些機制被記錄在貴州省信訪局信訪理論研究課題報告中,成為具有貴州特色的信訪工作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踐是理論的來源,理論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實踐。信訪工作是政策性、專業性極強的群眾工作,自2023年以來,貴州省信訪局圍繞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專業化建設,多措并舉、集思廣益,探索創立兼具現實解釋力與發展開放性的信訪工作經驗。
具有貴州特色的信訪工作經驗的形成,是從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角度出發,旨在加快推動信訪工作專業化發展,更好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格局,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省信訪局率先垂范,引領發展,全省信訪系統積極開展校地合作,著重激發信訪部門與高校的理論工作潛力,探尋加強信訪理論研究、服務黨政決策的有效路徑,實現優勢互補、雙贏共贏。
從2023年貴州省信訪局與貴州警察學院共建“貴州信訪工作實訓基地”,2024年貴州省信訪局與貴州師范大學共建“貴州信訪理論研究基地”“信訪工作實踐基地”,到2025年黔南州信訪局、畢節市信訪局、六盤水市信訪局等市州信訪局陸續與當地高校合作共建信訪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貴州省信訪工作理論研究正深入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力圖取得更多突破。
省內外諸多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具有貴州特色的信訪工作經驗研究,并結合各自研究領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同時,由貴州省信訪一線工作人員及信訪工作專家庫成員組成的理論研究小組通過實地走訪、面對面訪談等方式,搜集掌握9個市(州)和威寧、鳳岡、雷山等11個縣(市、區),20余個鄉鎮(街道)的信訪業務工作特點,將實踐作為理論發展的動力,從個性中提煉出理論共性。
經學界與業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具有貴州辨識度的信訪工作經驗基本構建形成。《信訪工作是政策性、專業性極強的群眾工作》《信訪工作理論在黨的建設工作理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信訪工作研究》等一系列理論研究成果顯現,為貴州省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理論基礎,為做好信訪工作這一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提供科學理論指導。
理論探索永無止境。2025年7月22日,由貴州省信訪局與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合作共建的貴州省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該研究中心將著力打造社會治理創新典范、人民建議征集典型課程、社會治理貴州樣本等,以扎實理論研究推動人民建議工作向實向好開展。
貴州省信訪系統將進一步激發信訪理論研究成果能量,在探索中繼續前進、在創新中發展完善,不斷開創新時代信訪工作新局面。(余瑞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