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管細養 科技賦能
——紫云公路管理段擘畫公路日常養護新篇章
2025年,紫云公路管理段以“預防為主、安全至上”為養護理念,全方位筑牢公路通行根基,守護公眾出行安全,成功破解了一系列長期存在的通行瓶頸。
日常養護“微手術”:于細微處固本強基
道路的長久健康,源于每一處無微不至的呵護。紫云段恪守“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原則,將日常養護做實做細。
疏通“血管”,根治水患。針對雨季排水難題,對既有邊溝進行全面清淤,并在積水頻發路段新增邊溝390余米;同時,完成38處涵洞進出口修復加固,更換319塊破損蓋板,確保排水系統“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
精準“療傷”,提升路感。對路面坑槽、裂縫等病害實施精準修補,累計完成瀝青路面挖補5763余平方米、灌縫貼縫2800余米,全面提升行車體驗感。
清晰“標識”,筑牢防線。對標志標線、護欄等安全設施開展定期“體檢”,更換模糊標牌76塊,修復受損護欄276米,重新施劃標線7465余平方米,確保每一塊標志都清晰醒目,每一道防護都堅實可靠。
專項工程“強攻堅”:于關鍵點激活動能
聚焦路面品質、安全防護與災害防控三大關鍵領域,紫云段通過一系列專項工程,實現了道路通行能力的“質”的飛躍。
路面改造,直擊痛點。對網裂、沉陷等嚴重病害路段,實施公路路面改造3.5公里,采用“水穩冷再生+瀝青重鋪”先進工藝,使路面平整度顯著提升,優良路率穩定在95%以上。
交安提升,精細入微。開展53公里交安設施精細化提升工程,通過更換標志、施劃標線、護欄外展、增設混凝土護欄及完善平交口等綜合措施,構筑起更堅固的安全防線。
災害治理,未雨綢繆。在G354線K1604+400滑坡點,采用“構建抗滑移擋墻+完善排水系統”雙管齊下的治理方案,徹底解決了該路段常年因山體滑坡導致的交通梗阻問題。在G354“紫樂”路段,秉持“早發現、早預防”理念,完成山體卸載15處、增設擋墻15處,并對四個地質災害風險點完成了勘察設計,為道路安全筑起“防護屏障。”
科技賦能“提效能”:于創新中守護暢行
紫云段積極推動養護模式從“人防”到“技防”的智慧升級。在G354線K1636+800滑坡處,引入“智能感知報警系統”,在滑坡關鍵點位布設5臺智能化監測設備,實時數據通過無線傳輸同步至后端監測平臺。同時,在道路兩側200米范圍內,設置2組聲光報警裝置,與監測平臺實現聯動,當監測設備檢測到山體位移量超過預警閾值時,系統會立即觸發警報,路邊的報警裝置會亮起紅色警示燈,并發出‘前方危險,請注意’的語音提示,即時向過往車輛、周邊村民、養護人員推送短信預警。通過傾角位移監測設備與聲光報警系統聯動,實現從“人工巡查”到“科技值守”的歷史性跨越,為周邊群眾與過往車輛筑起一道“無形的安全網。”
從邊溝清淤的“分毫之功”到路面改造的“全局之策”,從人工巡查的“腳步丈量”到數字監管的“智慧賦能”,2025年,紫云公路管理段以全方位的布局和精細化的舉措,讓轄區的每一條道路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加強勁的交通支撐。(謝金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