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金:粵黔情深 共筑教育夢
在東西部協作的壯闊畫卷中,教育始終是最動人的篇章。自國家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結對關系調整以來,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與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緊密攜手,以教育幫扶為紐帶,通過“組團式”教育幫扶,為織金縣的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織金縣第三中學與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在增城區的全方位支持下,不僅實現了硬件設施的迭代升級,更在教學質量、師資培養、產教融合等領域探索出“輸血+造血”的創新路徑。
從珠海之濱到烏蒙腹地,這場跨越千里的教育接力持續升溫,書寫著新時代“山海情”的教育答卷。

白泥鎮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墻面涂刷培訓。
織金縣第三中學: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織金縣第三中學,這所建校已逾半世紀的學校,在歲月的洗禮中見證了無數學子的成長與夢想。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成為了制約學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就在這時,增城區的教育幫扶團隊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吹進了織金三中的校園。
2022年8月,由新塘中學副校長杜海軍任組長,新塘中學政教主任蘇永華,廣州市名師肖海英、謝莉等人為成員的幫扶團隊,帶著增城人民的深情厚誼,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了織金三中。他們一到學校,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走進教學一線,深入了解學校的發展歷史、教育教學安排以及存在的困難問題。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杜海軍校長深知這一點。他結合自己在廣州多年的管理經驗,分析了織金三中原有管理體制的優缺點,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管理理念。在經過學校黨政聯席會議研討同意后,他決定在全校推行“扁平化”和“網格化”管理,將管理崗位前移到一線,將管理人員下沉到基層,極大地提升了學校層面對年級、學科、班級具體事務的直接管理力度和效率。
管理上的革新只是第一步,教學上的改革才是關鍵。在幫扶團隊的倡議下,織金三中成立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織金三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方案(試行)》。幫扶團隊的四位教師率先垂范,承擔起了公開課、優質課及高三畢業班的教學任務,并在全校進行示范教學。他們的課堂生動有趣,教學方法新穎獨特,讓織金三中的教師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向課堂要質量、向教研要保障、向管理要效益。”這是幫扶團隊一直秉承的教學理念。他們指導幫助學科組建設,組織周備課、命題審題、撰寫課題、編寫復習綱要等教研活動,努力為織金三中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在他們的帶動下,織金三中的教師們教學熱情高漲,教研氛圍濃厚,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名師示范、帶動引領。幫扶團隊里的廣州市名師肖海英、謝莉兩位老師在學校掛牌辦公,組建工作團隊,建設工作室,開展傳幫帶工作。她們不僅自己上好課,還積極指導青年教師成長,引領織金三中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推進。以織金三中教師為主體的先鋒工作室團隊也應運而生,他們引領、指導全校教師深度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藍結對,提升水平。”這是幫扶團隊為織金三中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思路。他們根據學校教師隊伍實際,制定了《青藍工程方案》,明確教育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老師與年輕教師形成結對幫扶關系。通過這一舉措,織金三中的教師們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班級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進步。目前,學校已經通過“青藍工程”促成了多個學科的結對工作,雙方聽評課活動頻繁,形成了互助互學、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硬件設施的改善也是幫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幫扶團隊的協調下,織金三中的校園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桌椅、新設備、新圖書源源不斷地涌入校園;貧困學生得到了助學金資助;部分教室還安裝了空調和電子班牌……這些硬件設施的完善極大地提升了師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學習效率。

惠民街道舉辦“春暖烏蒙”暨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
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產教融合 技能成才
與織金三中相距不遠的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同樣受益于增城區的組團式教育幫扶。該校是一所集學歷教育、短期培訓、技能鑒定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推進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
增城區的幫扶團隊針對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思路。他們積極聯系廣州市技師學院等高職院校,搭建起中高職貫通培養的立交橋,為學生升學和就業打通了渠道。同時,幫扶團隊還引導學校優化專業設置,新增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等熱門專業,以滿足學生求學和發展需要。
在幫扶團隊的推動下,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的產教融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專業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操培訓,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了真才實學。學校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比賽和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近年來,該校學生在省市級比賽中屢獲佳績,展現了織金中職學子的風采。
此外,幫扶團隊還注重提升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他們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同時,還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探索,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貢獻力量。
經過幫扶團隊的努力,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穩定上升,其中升入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為織金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也為增城區與織金縣的教育合作樹立了典范。
在清達服飾上班的劉月茜。
粵黔情深、山海相連。廣州市增城區與貴州省織金縣的教育幫扶故事只是國家鄉村振興和教育幫扶政策下的一個縮影。在“組團式”教育幫扶的推動下,廣州市增城區與貴州省織金縣的教育合作不斷結出碩果。這些成果不僅彰顯了增城區教育幫扶的顯著成效,也為織金縣的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楊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