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館校合作中小學教師科學教育實踐能力提升培訓(第六期)在黔啟動
——三省科學教師共同探索科學教育新路徑
2025年10月27日14:33 |
10月26日,2025年館校合作中小學教師科學教育實踐能力提升培訓(第六期)在貴陽正式啟動。來自廣西、海南、貴州三省的70余名中小學校從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科技教師及省內各科技館的科技館輔導員線下參訓,共同探索科學教育新路徑。貴州科技館館長滕英杰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培訓現場。
此次培訓,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中國科技館主辦,貴州科技館承辦。培訓以“基于科技館科普資源的項目式課程開發”為主題,內容緊扣中小學科學教師科學教育能力提升需求,聚焦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全面強化科學教師隊伍的核心能力與綜合素養,著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勇于創新的骨干力量,從而更有效地肩負起啟迪青少年科學夢想、播種創新未來的時代重任。

培訓現場。
開班儀式當天,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晶瑩以《智能時代指向高階思維發展的課程教學創新》為題,作主旨報告。報告聚焦智能時代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提升,以AIGC賦能教學為主線,剖析“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等關鍵問題,回應創新人才培養需求。

培訓現場。
本次培訓為期6天,邀請了多領域教育專家、科技館行業專家、中小學骨干教師、科技館科技輔導員聯合授課,通過政策解讀、理論講授與實踐演練,提升科技輔導員和中小學科學教師的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能力,推動館校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為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注入持續動力,助力新時代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圖/文 貴州省科協)

培訓現場。

培訓現場。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