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平塘:金色花海“釀”出甜美生活
深秋時節,菊香四溢。在貴州省平塘縣大塘鎮,1200多畝金絲皇菊迎來了最佳采摘期。昔日農戶“單打獨斗”的傳統耕作模式,已被“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所替代,讓小菊花成為了帶動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致富花”。

盛開的金絲黃菊。
走進大塘鎮西關村金絲皇菊種植基地,放眼望去,遍地金黃,花香沁人心脾。花田間,村民們巧手翻飛,忙著采摘;一旁,平塘茗菊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正與收購商一起將鮮花搬運上車、集中稱重。這些鮮花在經過嚴格挑選、分級后送入車間,經烘干加工,變身金絲皇菊茶等高附加值產品。
“我們上前年也種過菊花,金絲皇菊也種,白花也種,幾樣花,收入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開心啦。”務工群眾岑賢芳笑容滿面。

盛開的金絲黃菊。
群眾的笑容,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最生動的體現。一朵金絲皇菊,從種植、管護到采摘、分揀、烘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勞動力,這為當地及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季節性就業崗位。據了解,在采摘高峰期,這里日均用工量超過30人,有效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平塘茗菊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石明秀介紹:“我們通過‘公司+農戶’,不僅是解決銷售問題,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標準,從生態種植到精深加工,我們打造了金絲皇菊產品,提升了它的附加值,我們的目標是把大塘鎮金絲皇菊這個產品打響,讓它成為一個可持續,能致富的好產業。”

采菊。
大塘鎮的金絲皇菊產業并非一蹴而就。該產業起步于2018年,最初由企業和合作社試種。得益于當地溫涼氣候和適宜土壤,金絲皇菊長勢良好、效益初顯,逐漸吸引更多農戶參與。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政策推動下,大塘鎮金絲皇菊已發展為特色優勢產業,并拓展白菊、球菊等品種,今年種植的1200多畝菊花總產量將達360萬斤,產值可突破900萬元,帶動通州、塘邊等鄉鎮農戶自發種植,更吸引了惠水等周邊縣市前來“取經”。
“聽說大塘鎮這邊種菊花比較好,所以今天我帶領我們村里面的班子全部過來一起考察,計劃回去就做一到兩百畝的種植規劃,這次來考察就是計劃跟他們合作。”惠水縣雅水鎮新民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壵說此行沒有白來。

采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大塘鎮的金絲皇菊產業,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完美實踐。這朵朵金菊,正沿著產業化、品牌化的道路穩步前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色動能。

分揀鮮菊花。
石明秀表示:“下一步,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深化產品發展,拓展電商銷售渠道,讓大塘鎮金絲皇菊走向廣泛的市場。同時,我們也將結合鄉村旅游,打造集觀光、采收、加工、體驗為一體的農旅結合項目,讓這朵致富花開得更鮮、香得更遠。”(圖/文 江利、楊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