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貴陽分行:警銀協作攔風險 織就資金安全網
10月30日,筆者從民生銀行貴陽分行獲悉,該行遵義紅花崗支行近日憑借敏銳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高效的警銀協作機制,成功識別并攔截一筆20萬元的可疑轉賬交易,有效防止資金被騙,守護了客戶“錢袋子”。
據了解,客戶茍某在前往支行辦理一筆20萬元的轉賬業務時,稱資金將轉入其本人其他銀行賬戶,并主動提供了一份購房合同。在業務受理過程中,系統提示該筆交易存在異常,引起工作人員警覺。經辦人員隨即上報支行營運主管,開展進一步核實。
遵義紅花崗支行營運主管對客戶提供的合同進行核查發現,合同存在三項異常點:合同甲方、乙方及丙方簽署字跡一致、合同上未詳細注明出售小區樓房具體門牌號等信息,且查詢到丙方中介公司已于2025年2月注銷。銀行工作人員遂對以上問題與客戶進行核實,客戶茍某僅以“購房及合同由中介負責辦理”為由進行回應。此外,核實過程中,茍某手機頻繁彈出“扶貧資金專項對接群”等信息,進一步引發銀行工作人員疑慮。該行營運主管通過茍某獲取購房中介及買方聯系方式,發現上述電話歸屬地為寧夏地區。茍某表示,中介及買方均通過電話聯系,房產證已交付買方。當被問及房屋過戶事宜時,茍某未正面回應。
基于上述異常情況,該行初步判斷該筆轉賬業務存在重大風險,疑似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資金過渡。支行立即啟動警銀協作機制,將相關線索通報至屬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場,對茍某進行進一步詢問和勸阻,結合近期典型詐騙案例,深入講解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法。最終,茍某放棄轉賬,避免了損失。
民生銀行貴陽分行溫馨提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詐騙分子常通過偽造政府“扶貧政策”“扶貧文件”、虛構商品“買賣合同”、冒充“政府人員”等方式,借助社交軟件和虛假APP,以“高額投資回報”為誘餌,誘騙客戶轉賬投資,造成嚴重資金損失。詐騙分子正是利用群眾“投機”心理,實施精準詐騙,使受害人淪為詐騙鏈條中的“工具人”,廣大客戶要強化反詐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避免資金損失。(民生銀行貴陽分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