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衛生計生監督局創新開展“體檢式”監督執法檢查
2023年以來,貴州省衛生計生監督局探索在醫療衛生領域開展“體檢式”監督執法檢查,通過系統性、預防性、定制化的監督模式,彌補大型醫療機構巡查、國家隨機監督抽查、日常監督執法等傳統方式的盲區短板,著力解決監督執法“覆蓋不全面、聚焦不深入、時效不連續、問題整改不力”的問題,形成一套覆蓋醫療機構運行全領域、全環節、全流程,且可復制推廣的醫療機構衛生監督執法指南。推動監管重心從事后處罰向事前預警、事中干預轉變,全力實現“服務跑在監管前、監管擋在風險前、風險防在發生前”。
創新執法機制,提升監管效能
一是強化機構監管。印發《全省醫療機構衛生監督檢查三年重點專項行動計劃》,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在全省分級分類推進實施。二是強化規范執法。創新推行“監督員+專家”模式,建設“智慧衛監”平臺,將普法宣傳、技術指導與政策咨詢有機融入監督全過程。三是強化精準施策。根據醫療機構特點組建專業團隊,實行“一院一案、一院一策”,形成工作手冊、問題清單、監督意見書、原因分析和整改報告“五個一”成果體系。編制完成覆蓋10個專業領域、51類監督場景的《貴州省“體檢式”衛生監督工作指引》,監督執法流程持續優化。2024年,全省醫療衛生違法案件數同比明顯下降,檢查頻次大幅減少,最大限度減少了對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的干擾,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的監管效果。
實施全鏈條監管,優化醫療質量
一是聚焦關鍵領域。將監管范圍從傳統事后查處延伸至事前準入、事中監督、事后評價全流程,制定29張610項統一監督檢查表格,實現監督無死角、檢查無盲區。二是聚焦風險隱患。建立“發現問題—依法查處—督促整改—風險防控”聯動機制,以醫療質量安全為核心,緊盯核心制度落實、病歷書寫、感染防控等重點環節。三是聚焦群眾關切。將行風建設、檢驗結果互認、“排長隊”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納入監督重點,依托醫療大數據開展穿透式分析,核查住院病歷的不合理診療、用藥、檢查及收費行為,推動醫療行為規范透明。截至目前,監督檢查醫院15家,對發現的問題持續追蹤整改,有效消除安全隱患。受檢醫院數據顯示:醫院CMI值(病例組合指數)穩步提高,低風險組死亡率保持低位,四級手術占比提升,醫療糾紛發生率同比下降,糾紛化解率同比上升,平均住院日進一步縮短,住院次均費用降低,預約診療率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與滿意度持續改善。
強化整改落實,筑牢安全底線
一是抓實靶向發力。運用信息化手段分析醫療機構運行數據,精準識別風險線索,實現從表象到根源的“穿透式”監管。二是抓實閉環管理。建立“檢查—反饋—整改—復核”銷號管理機制,納入臺賬管理的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7.2%。三是抓實長效監督。對危害群眾健康的違法行為“零容忍”,依法依規查處,對15家機構落實不良執業記分,結果直接掛鉤機構校驗、評審、信用評價;對手術器械、無菌物品及手術室、檢驗室等重點環節抽檢15家次,不合格科室立即停診,嚴守質量安全底線。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制度得以全面落實,行業自律氛圍日益濃厚。
下一步,貴州省將持續深化“體檢式”監督機制建設,細化監督流程標準,完善配套工作指引,逐步向市、縣兩級推廣,為各地醫療監管轉型升級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汪應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