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積分”撬動“大治理” 貴州施秉這個村鄉村治理有妙招
今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馬溪鄉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將農戶積分制管理和共同締造理念有機結合,通過攢積分、比積分、兌積分等方式激發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治理能力和鄉風文明不斷提升,全面構建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鄉村治理工作新格局。在鄉村善治道路上穩步前行,一幅干群同心、鄰里和睦、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表彰活動合影。彭剛攝
一套規則讓“村里事”變成“家家事”
10月29日,馬溪村組織召開“兩清兩改兩治理”暨積分制管理表彰大會,通過“實地觀摩學樣板+集中表彰樹標桿”的特色形式,用小小積分,悄然激活了鄉村善治的“一池春水”,也讓“兩清兩改兩治理”從文件要求,轉化為村民爭先踐行的生動實踐,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為讓表彰大會跳出“單純頒獎”的局限,真正實現“傳經驗、促提升”的實效。圍繞“兩清兩改兩治理”專項行動,村里將改善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風作為突破口,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沒少下功夫。“光是方案就反復討論了好多次?!瘪v村第一書記諶鴻潤介紹到,“支委會、村組會開了一場又一場,就是要聽大家的真心話,把規則定到大家心坎上。”
一聲號角讓“文明曲”唱響“萬家春”
活動開始前,村兩委還組織本次表彰活動評選出的積分制管理先進村民代表,前往當地鄉村治理示范樣板——嚴家寨開展實地觀摩學習。嚴家寨在村容環境精細化整治、村民行為規范化引導及積分制常態化落地等方面成效顯著,是該鄉周邊村莊公認的“治理優等生”。
村民們通過走村看環境、聽介紹學機制,不僅直觀感受到積分制為鄉村帶來的“環境變美、村民變勤”的鮮活變化,更為后續自家參與治理、帶動鄰里實踐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馬溪村環境一角。黃義雙攝
“今天我們組織開展‘兩清兩改兩治理’和積分制管理表彰大會。讓部分參與‘兩清兩改兩治理’,積分制管理方面優秀的村民代表,到嚴家寨來觀摩學習。就是要逐步打消部分村民的觀望心態,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詢問’,持續提升全村村民的參與熱情?!瘪v村第一書記諶鴻潤說。
一場評比用“公平尺”量出“真榜樣”
實地觀摩結束后,村民代表們圍繞嚴家寨“村容整潔、村民主動”的治理成果展開熱烈交流。大家紛紛表示,嚴家寨的干凈環境不是“憑空來”,村民的參與熱情也不是“喊出來”,背后正是積分制的有效激勵;這不僅讓自己明晰了參與本村治理的具體路徑,更提振了帶動鄰里共同投身治理的干勁。
“政府給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環境,自家庭院打掃干凈是應該的,住著也舒心?!贝迕窭钫日f,“但一家干凈不算啥,全村都干凈才是真的好,往后我們會接著干,也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一起把馬溪村搞得更好!”
好政策離不開好宣傳,駐村工作隊、村組干部更是化身“政策宣傳員”,走進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利用村組會、院壩會、入戶走訪等形式,用最樸實的語言,將積分規則和評選標準送到每家每戶。
一份榮譽讓“有德者”真正“有所得”
此次表彰活動的成功開展,是馬溪鄉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次生動鮮活實踐?;顒油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村民切實感受到參與鄉村治理的收獲感與價值感,有效破解了基層治理中“群眾參與度不高、內生動力不足”的難題,激活了村莊自治的“一池春水”。生動詮釋了“治理有分值,付出有回報”的價值理念。
如今,積分制管理已成為馬溪鄉凝聚民心、激發活力的重要抓手,并逐步形成了“人人關心治理、人人參與治理、人人共享成果”的濃厚氛圍。
一幅畫卷用“小積分”繪就“大文明”
馬溪村積分制管理的成功實踐,是將“兩清兩改兩治理”要求落細落實的生動注腳。馬溪鄉黨委書記龍玉元表示,積分制實現了治理過程讓群眾參與、治理成效讓群眾評判、治理成果讓群眾共享,有效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營造了“戶戶爭示范、組組奪紅旗”的積極氛圍。
小小積分,兌出了環境新貌、文明鄉風,更兌出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今,行走在馬溪鄉,整潔的村道、優美的庭院、村民的笑容,正悄然繪就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下一步,馬溪鄉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積分制管理細則,拓寬積分獲取渠道,細化積分考核標準,讓積分管理覆蓋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同時,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主動分享積分制管理經驗,助力全鄉基層治理水平提升,以制度創新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深化“群眾事群眾議、群眾事群眾管”的自治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讓“小積分”真正匯聚成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促進鄉風文明的“大能量”。(彭剛、黃義雙、彭?。?/p>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