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長順:3.5萬畝高鈣蘋果喜獲豐收 撬動9億元產值
深秋時節,黔中大地碩果飄香。在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廣農社區葫蘆坡蘋果種植園,連片的避雨棚在陽光下舒展延伸,棚內紅彤彤的高鈣蘋果掛滿枝頭,像一串串“紅瑪瑙”點綴在翠綠枝葉間,果香四溢。

長順縣廣順鎮廣農社區葫蘆坡蘋果種植園。侯博文攝
果農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箱,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作為帶動農戶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業,長順高鈣蘋果今年迎來豐產又豐收,3.5萬畝種植面積中3.2萬畝進入投產期,預計年產量達8.9萬噸,產值約9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我經常過來采購,今年累計購買了8000斤高鈣蘋果了!”來自安順市的范友瓊女士一邊看著工人打包蘋果,一邊笑著告訴筆者。
她在廣順鎮經營著漁子夕山莊,第一次嘗過長順高鈣蘋果后就念念不忘,“這蘋果又甜又脆,汁水還足,拿來免費送給山莊的客人品嘗,大家都贊不絕口。”

游客在購買蘋果。
此次,她專程驅車趕來,一次性訂購了1000斤,“好東西就該分享,以后還會常來采購。”像范友瓊這樣的回頭客不在少數,每到蘋果成熟季,來自貴陽、安順、都勻等地的游客和采購商絡繹不絕,讓采摘園熱鬧非凡。
沈貴權水果采摘園負責人沈芳碧介紹,得益于配套設施的完善,今年果園迎來大豐收。“以前靠天吃飯,遇到極端天氣就減產減收,現在有了避雨棚、防雹網,再也不用愁了。”她的120畝果園今年畝產較往年提升近30%,套袋數量增至近50萬個,“游客進園采摘價6元/斤,品質好了,銷量和價格都上去了。”

范友瓊采購1000斤蘋果。
長順高鈣蘋果之所以品質出眾、上市早,離不開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長順屬于暖冬區域,加上獨特的土壤和光照條件,讓我們的蘋果比北方主產區成熟期提前一個月以上。”長順縣農業農村局種植發展中心蔬果科科長劉松解釋道。
依托這一優勢,長順蘋果得以搶先占據市場,加上全面推行的套袋技術和成熟季鋪設反光膜補光等精細化管理措施,3~5天即可實現果實均勻著色,既保證了外觀品相,又提升了內在口感,讓“高鈣蘋果”的口碑持續發酵。
作為貴州省內蘋果“南翼”核心區,長順縣近年來不斷加大產業投入,借助粵黔協作資金300萬元,其中200萬元建成避雨棚、防雹網400余畝,100萬元發展蘋果種植,配套人工氣象炮站預防災害,推動蘋果種植從“靠天吃飯”轉向“科技保收”。
如今,長順高鈣蘋果不僅占據貴陽周邊鮮果市場,還通過線上平臺和商超渠道,走進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通過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黔南工作組長順小組幫扶甚至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推動蘋果產業提質增效。”長順縣農工局副局長劉宗朝表示,“將加大噴滴灌和避雨棚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水果深加工方面積極謀劃果干、果酒、果醬等項目,同時適量搭配晚熟品種,拉長蘋果上市期和采摘期。此外,還將深化農旅融合發展,讓游客春可賞花香、秋能摘鮮果,在體驗田園樂趣的同時,帶動果農多元增收。”

工人在挖坑放肥料。
從田間地頭的標準化種植,到分揀包裝的精細化處理,再到線上線下的多渠道銷售,長順縣已逐步形成一條從“果園”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

采摘蘋果。
如今,這顆小小的高鈣蘋果,不僅成為長順農業的一張響亮名片,更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讓更多農戶在產業發展中分享紅利,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圖/文 侯博文、龍再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