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工商開放日:探秘非遺奧秘 讓傳統煥發新生
“這蠟刀也太神奇了吧!”“漆扇居然能有這么多色彩和樣式”……近日,一群好奇心十足的高中生走進貴州工商職業學院人文體育學院數字文創工作坊,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非遺體驗。
蠟刀落處,好奇點亮創意
“老師,白色的是蠟嗎?怎么能畫出這么細的線呀?”學生們剛踏進蠟染體驗區,目光就被展架上的蠟染作品吸引。藍白相間的紋樣里,既有傳統的蝴蝶紋、幾何紋,還有融入不同昆蟲元素的新穎設計。

活動現場。
2024級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在校生吳瑞雪同學向參觀的學生解說道:“我們數字文創工作坊與貴州藍布謠文旅公司共建,這里有很多是我暑期在藍布謠學習和創作的作品。”“我對非遺蠟染很感興趣,接下來我想去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吳瑞雪補充道。
戴上手套、拿起蠟刀,體驗正式開始!當他們第一次拿蠟刀,才知道看似簡單的線條,想一筆成型并不容易。“老師怎么才能讓線條粗細更均勻呢?”“有傳統紋樣可以參考嗎?”圍著工作臺的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提問絡繹不絕。
大家專注地在布上勾勒著圖案,起初還有些學生緊張得手抖,蠟線畫得歪歪扭扭,但在老師“先描輪廓再填細節”的指導下,大家很快找到感覺。

活動現場。
學生們不僅被精美的蠟染作品吸引,更在“執刀、畫蠟”的實踐中,完成從觀摩者到實踐者的轉變。他們體驗到的不僅是非遺的魅力,更是學院人才培養的起點——在對傳統技藝的敬畏與實踐中,錘煉專注、習得匠心。
漆色流轉,體驗拉滿
如果蠟染區是創意小課堂,那漆扇區就是沉浸式游樂場。漆扇成品一亮相,就引來此起彼伏的驚嘆:“這漆色也太亮眼了吧!”當得知可以親手調色、暈染自己專屬的漆扇時,學生們更是按捺不住,紛紛搶占體驗區。
“你的云紋染得真好!”“我覺得加個月亮會更有意境!”調漆環節,老師先讓大家熟悉從淺粉到墨綠的各類顏色搭配,然后演示如何讓漆料在調色箱里漸漸充滿靈氣。“老師,我想調個漸變色!”一位女同學舉著調色瓶請教,旁邊的同學立刻湊過來觀看。

活動現場。
染色時現場變得更加熱鬧,有人蹲在桌邊思索著要染的紋樣,有人趴在操作臺上搭配著顏色,還有人互相“串門”點評。
在這里,漆扇制作不是一個簡單的體驗項目,而是一個完整的“創意—設計—執行—評價”工作流程。從調色的把控,到暈染的意境營造,學生們在實踐中系統性提升了審美判斷、動手能力與協同創新的綜合素養,這正是非遺技藝融入課堂所要實現的人才培養目標。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數字文創工作坊以蠟染、漆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為核心載體,成為學校辦學特色的一個縮影。學校不僅傳授技藝,更致力于培養學生將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現代轉譯與創新應用的能力,讓他們成為未來文化市場中,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視野的設計力量。(文/ 李大程、貴州工商職業學院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