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山藏”到“全國搶” 清鎮市流長鄉黑土村刺梨實現產銷兩旺
“以前藏在深山沒人知,現在央視一報道,訂單像雪片似的飛來!”清鎮市流長鄉黑土村種植大戶雷成江望著空蕩蕩的倉儲大棚,笑得合不攏嘴。今年9月,央視《尋味山海》節目組的鏡頭聚焦這座黔中山村,一場關于刺梨的“云端帶貨”,讓這個小村落的特色產業徹底“火出圈”,實現產銷兩旺的亮眼成績。

采摘成熟的刺梨。
鏡頭下的黑土村,青山環繞、黑土肥沃,漫山遍野的刺梨樹掛滿金黃果實。《尋味山海》節目以紀實筆觸,完整呈現了刺梨從山間種植、人工采摘,到清洗壓榨、深加工成原汁、果干、飲品的全產業鏈條,細膩捕捉了村民們守護生態、匠心培育的全過程,更通過權威解讀凸顯其“零添加、高營養、有機天然”的核心優勢。節目一經播出,“黑土刺梨”迅速搶占社交媒體熱搜,成為清鎮市乃至貴州省的熱門話題,全網相關視頻播放量突破100萬次,網友紛紛留言“隔著屏幕都聞到清香”“想嘗嘗大山里的健康味道”。
流量來了,如何接住這波“潑天好運”?黑土村村委會、駐村工作隊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迅速行動,打出一套“品質+渠道”的組合拳。為夯實產品競爭力,村里專程邀請貴州奧博特認證有限公司開展有機認證,從土壤檢測到生產標準全程把關,成功為刺梨貼上“有機認證”的金字招牌,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線下渠道同步發力,以黑土村刺梨為核心原料的“黔然堂”系列產品,驚艷亮相中國(貴陽貴安)—烏茲別克斯坦經貿文旅推介會,不僅讓“黔貨”走出國門,更搭建起跨境產銷的橋梁。多管齊下之下,訂單紛至沓來:貴州極海果蔬飲品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率先簽訂400余噸鮮果收購合同,剩余400余噸刺梨也被各地企業、經銷商搶購一空。截至目前,黑土村已向全國發送刺梨鮮果超800噸,相當于往年全年銷量的2倍,真正實現“山貨變網紅,產銷兩頭旺”。

央視《尋味山海》欄目組在黑土村拍攝刺梨現場。
刺梨的火爆,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更點燃了大家的種植熱情。雷成江種了多年刺梨,今年產量達10余噸,純收入8萬元,比去年翻了近一番。“以前還擔心賣不出去,現在不僅不愁銷,價格還漲了!”他說,雖然今年的刺梨早已采摘完畢,但村民們趁著農閑,自發組織起來給刺梨樹修枝、施肥、養護,盼著明年能有更好的收成。如今的黑土村,刺梨種植面積已達5000余畝,100余戶農戶深度參與其中,今年累計實現收益200余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50%,戶均增收超5000元,曾經的“靠山吃山”變成了“靠山富山”。
這顆小小的刺梨,正成為黑土村鄉村振興的“致富果”。下一步,流長鄉將深化“媒體 + 產業”融合模式,在持續擴大刺梨種植規模、提升深加工水平的基礎上,深挖刺梨文化內涵,打造集采摘體驗、鄉村旅游、研學實踐于一體的新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未來,這座黔中山村將以刺梨產業為支點,撬動鄉村全面振興,全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示范樣板,讓更多大山里的珍品走向全國,讓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圖/文 趙祝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