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馬尾繡作品《百駿圖》獲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收藏
隨著貴州村馬的持續火爆,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圍繞“村馬”旅游推出的許多文創產品也陸續上市。近日,一幅水族馬尾繡作品《百駿圖》備受關注,隨后獲得了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收藏。

水族馬尾繡作品《百駿圖》獲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收藏。
據了解,水族馬尾繡作品《百駿圖》由被大家親切稱呼為“愛馬的姑媽”韋族瓊帶領團隊,于國慶節前創作完成。11月12日,創作團隊將這幅《百駿圖》送到三都縣萬戶水寨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珍藏,并現場和大家解讀這幅立意獨特、繡工精美的馬尾繡作品創作歷程和設計理念,分享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的經驗、做法。

勾勒圖畫。
水族馬尾繡作品《百駿圖》長6米,寬1.2米,由15名技藝精湛的繡娘耗時1個多月完成,共繡制100匹駿馬,突出了“貴州村馬”的主題,通過勾勒駿馬挺拔的輪廓,讓每一匹馬的肌肉線條、鬃毛紋理都立體飽滿,呈現出百馬踏風而行的姿態。

刺繡上的馬栩栩如生。
“就圖案設計我們畫了三天兩晚,刺繡的過程中,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水族馬尾繡代表性傳承人韋桃花也參與一起繡制,在這一過程,我也參與了繡制,并現場引導、鼓勵繡娘們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力求創新。期間,一些熱愛非遺的人到韋桃花展館研學,看到這幅作品后,都夸贊它很精美,馬的肌理、鬃毛、馬的尾巴繡制得栩栩如生。”倡導創作《百駿圖》的韋族瓊說。

刺繡現場。
據了解,為打造精品佳作,創作團隊特邀水族馬尾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韋桃花參與共創,創作團隊創新地采用電腦制圖與手工繪制相結合的方式打磨原圖。創作期間,該團隊深入走訪黔南、黔東南兩地的相關專家、教授及資深刺繡技藝大師,還通過貴州省水家學會廣泛征求各方意見與建議,歷經半年反復修改完善,最終鑄就匠心之作。該作品于今年國慶節期間在貴州村馬第三屆端節旅游季系列活動現場驚艷亮相,贏得全場一致好評。

刺繡現場。
“近些年,我們持續在創新繡法,我們用萬馬奔騰設計了這幅《百駿圖》,這些創新繡法也在圖中得到應有的‘實踐’,《百駿圖》有萬馬奔騰的氣勢,期待我們水鄉經濟蒸蒸日上,祝愿我們祖國繁榮昌盛。”韋族瓊說。(圖/文 劉龍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