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淡季”變旺景,暖陽山水引游客打卡旅居
今年入冬以來,荔波以其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旅居者,在荔波開啟一段靜謐、舒適的冬日時光,形成了淡季不淡的冬日旅游圖景。
洪江村大景。
小七孔景區內,暖陽穿透枝葉灑在青石板路上,游客們沿著棧道緩緩前行,腳步聲與流水聲交織成趣,游人信步橋上,尋覓最佳打卡點,用鏡頭定格這份山水相依的美好。這座橫跨響水河的古石橋,在冬日暖陽的映襯下,橋身的青石板泛著溫潤光澤,橋下碧水潺潺,倒影如畫,成為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地。
旅居游客(義工)工作場景。
“落地發現又是大晴天了,太驚喜了!氣候非常好、特別宜人,待著很舒服,整個人心情都愉悅了起來。”黑龍江游客繁小繁欣喜地說道。
沿溪而上,臥龍潭的美景讓人駐足流連。潭水如翡翠般澄澈透亮,兩岸樹木枝葉婆娑,陽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游客們或駐足遠眺,或俯身戲水,紛紛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下這冬日里的一抹青綠,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間。
臥龍潭。
“小七孔的景色太漂亮了,湖水很藍,現場看著比想象中更驚艷,推薦大家冬天來這兒旅行!”遼寧游客董振海由衷贊嘆。
不少游客選擇乘一葉扁舟,在碧綠的潭水中緩緩劃行,與瀑布、青山、暖陽撞個滿懷。“真的很特別!沒想到冬天還能坐竹筏、玩水,帶著孩子來吸吸氧,還有這么暖的太陽,絕對不虛此行。”成都游客王怡游笑著分享,她已決定延長行程,好好享受荔波冬日的慢調時光,“這里讓人想停下來,多住幾天。”
小七孔古橋大景。
今年以來,小七孔景區熱度持續攀升,累計接待游客達578.75萬人。即便進入11月傳統淡季,景區依舊人氣不減,每日入園人數穩定在1萬人左右,“淡季不淡”的旅游熱潮持續涌動。
秋冬季節的荔波,連日來天氣晴好,溫潤怡人的氣候不僅讓觀光體驗更舒適,更成為“暖冬旅居”的核心吸引力。
這份“停下來”的渴望,在距小七孔景區不遠的洪江村得到了更深的回應。荔波縣朝陽鎮洪江村是一個知名的藝術村落,錯落有致的田野與充滿藝術氣息的民族村居相映成趣。這里既有藝術家常年扎根創作,也吸引著大批“候鳥族”前來旅居,在田園靜謐與藝術氛圍中,盡享冬日的溫婉時光。
小七孔古橋。
在雁西書院,來自湖北的旅居游客王沅貞,以義工旅行的形式,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種節奏。“從快節奏的城市辭職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在山水間調整狀態。這里的青山綠水和慢生活,真的能治愈人。”鏡頭下的她,于書房中靜心閱讀,從容而愜意。
而在山林間的一棟木屋里,河北作家張小童則在此尋覓創作的靈感。“2018年第一次來洪江村就愛上了這里,我喜歡這種安靜的山林生活,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放下工作的她談起了旅居生活,“每年我都會來這里待半年,冬日的洪江村格外安靜,鳥鳴、風聲、溪流聲都是創作的靈感來源,在這里能沉下心來與自己對話,寫出更貼合內心的文字。”
四季常青的荔波,全年都散發著獨特魅力。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12日,荔波縣全縣接待游客2761.8萬人次、同比增長11.27%,旅游綜合收入250.19億元、同比增長12.94%,入境游客22.16萬人次、同比增長31.61%,過夜游客226.03萬人次、同比增長19.31%,各項數據均穩步攀升。
游客坐竹筏。
自然與人文交融,風景與生活共生。冬日荔波,以其暖陽、靜水、慢生活,成功地將“淡季”轉化為獨具魅力的“康養旺季”。荔波正以“四季皆可游”的鮮活姿態,吸引著八方旅人前來,在綠水青山間邂逅溫暖、安放心靈,尋覓屬于自己的詩與遠方。(文/圖 覃政勉、蒙瑞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