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讓屯堡文化“活”在當下 “火”向大眾
石頭城堡,依山傍水;垂花門樓,雕琢精美;屯堡嬢嬢坐門前,飛針走線繡花鞋……走進安順市本寨村,濃厚古韻撲面而來。
這份獨特風情源于六百年軍屯往事。明代時期,貴州為軍事戰略要地,大量中原與兩江人口遷居于此,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兼具江南古韻、軍屯遺風、明代服飾語言與民間習俗的屯堡文化。

本寨村寨門。人民網 陳潔泉攝
而安順作為“中國屯堡文化之鄉”,境內遍布300多個屯堡村寨,本寨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寨村黨支部書記金柏益介紹,村寨內36棟屯堡四合院、7座高層碉樓錯落分布,獨特的文化肌理不僅吸引著專家學者的熱切關注,更成為市民游客青睞的旅游目的地。以此為支點,近年來本寨村通過修葺古院落打造特色民宿、大力發展旅居產業,讓古老村寨煥發新生。

屯堡村寨風貌。人民網 陳潔泉攝
正因此,這份兼具獨樹一幟融合之美的文化瑰寶,已成為安順旅游發展的硬核支撐。以保護傳承為根基,安順深度挖掘其歷史意義、時代價值與核心內涵,持續推動屯堡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為屯堡文化奔赴而來。
11月初,2025屯堡文化大會在安順舉行,古城內的明“潮”市集火熱開展,讓屯堡文化再添創新玩法:主街上,“抬汪公”民俗巡游鼓點鏗鏘,兩側攤位上,屯堡服飾、木雕擺件、地戲面具等文創錯落陳列,煙火氣十足。市民游客紛至沓來,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屯堡風情、品味大明遺韻。

明“潮”市集。2025屯堡文化大會主辦方供圖
“服飾、美食、民俗應有盡有,一站式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屯堡生活,直觀又有趣,對屯堡文化有了更深認識。”游客李女士和家人邊逛邊拍照記錄,準備把這一旅游打卡點分享給更多朋友。
從點上出圈到面上開花,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正日益彰顯獨特時代價值。近年來,貴州打破屯堡文化長期以來被視為一般地域文化的局限,全面強化學術研究和傳播推廣,著力推動屯堡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持續挖掘屯堡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明“潮”市集。 2025屯堡文化大會主辦方供圖
秉持“深挖、提煉、擴面、廣傳”的思路,2023年以來,貴州打造“屯堡?家國六百年”文化符號與游學線路,推出紀錄片、融媒體產品、攝影大展、文藝作品等多元內容,全網曝光超30億人次。
不僅如此,貴州推動屯堡文化深度融入時尚、嵌入生活,通過明星演繹、廣告雜志解讀、跨地域展演等形式活化出圈。2025屯堡文化大會上,《屯堡?家國六百年》新書發布,以學術與普及雙重視角搭建文化認知橋梁,更多人了解屯堡文化風貌、領略貴州文化精髓。
為文化傳承發展寫下生動注腳,貴州的破圈實踐獲得國內文化、歷史、民俗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廣泛認可。2025屯堡文化大會上,專家學者圍繞屯堡文化各抒己見,從不同維度給出兼具深度與實操性的建言,再為其持續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屯堡文化相關書籍展示。2025屯堡文化大會主辦方供圖
談及精神內核傳承,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呼吁,年輕一代需從“土地里長出來的歷史、文化、地理”中尋求“變中的不變”,筑牢傳承根基。聚焦活化路徑,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華祥提出,要為屯堡村寨載體注入文化韻味,打造文化認知窗口,推動古村落轉化為活態文化空間,讓大地藝術落地生根。
著眼傳播策略,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COO、總編輯范燁建議,立足屯堡文化IP的體量基礎,制造有價值的傳播聲量,實現流量既“大河滔滔”也“細水長流”。關乎價值提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佩琦強調,屯堡文化跨越時空、超越國界的學術研究價值日益凸顯,需通過系統發力讓其綻放新時代光彩……
隨著傳承路徑持續開拓、活化實踐不斷深化,這份沉淀六百年的文化根脈,將以新時代的語言、載體、場景,進一步“活”在當下、“火”向大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