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家庭農場產業旺 村民增收有保障
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家庭農場正成為激活鄉村經濟、促進村民增收的新模式。該模式既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又為老百姓搭建了家門口的就業新平臺。
眼下正是柑橘管護的關鍵時期,走進江口縣壩盤鎮壩盤社區雷家坪組家庭農場,漫山遍野的柑橘樹郁郁蔥蔥,枝頭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家庭農場負責人萬錦林正帶領村民們忙碌地穿梭在果樹間,熟練地為耙耙柑套袋,既為果實“保駕護航”提升品質,又能延長掛果期、錯峰上市,為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家庭農場產業旺 村民增收有保障。
壩盤社區氣候適中,土壤肥沃,歷來都有種植柑橘的傳統。曾在外務工的萬錦林,一直懷揣返鄉創業的夢想。經過多方考察,萬錦林看準了水果種植的良好市場前景,于2015年毅然回到家鄉,開啟了柑橘種植之路。2017年,他充分依托當地適宜的氣候與土壤條件,改良柑橘品種,大力發展耙耙柑產業,并采用“生物防治、有機施肥”的種植技術,使得種植出的耙耙柑色澤橙黃、水分豐盈、口感絕佳,贏得了市場的廣泛青睞。
據江口縣壩盤鎮壩盤社區雷家坪組家庭農場負責人萬錦林介紹,該農場面積約700畝,主要種植耙耙柑、黃金貢柚、香柚、砂糖柑等品種,果樹都采用綠色無公害種植技術,味甜可口。“今年的產量較去年有一定的提升,預計總產量50余萬斤,產值達100萬元,主要以市民采摘為主,果商批發為輔,采摘期是2026年1月份至4月份。”
除了自身發展,萬錦林始終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一心想著帶動大家共同發展。每到管護季節,他的家庭農場便優先雇用周邊村莊的村民務工,這不僅保障了豐收季的順利采收,也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有力地助力了當地產業發展和村民增收。

家庭農場產業旺 村民增收有保障。
江口縣壩盤鎮高墻村村民李英向筆者介紹道,我在農場干了11年,做的活路有剪枝、疏果,現在套袋,一年收入有一萬多塊錢。
家住德旺鄉漆樹村的村民熊方軍也是發展家庭農場致富的代表之一。連日來,在他的紅薯種植家庭農場里,一臺紅薯收割機正在田地里來回穿梭,伴隨著機械的轟鳴,一個個色澤紅潤、體態飽滿的紅薯破土而出,均勻地鋪排在田壟上。數十名村民熟練地去泥、分揀、裝筐、上車。
熊方軍的農場長期種植烤煙、大豆、玉米等傳統作物,2024年開始嘗試種植紅薯,得益于適宜的海拔、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他種出的紅薯口感細膩、軟糯香甜,擁有穩定而廣闊的市場需求。
“我種植紅薯有100多畝,現在是挖了第10天,還有2天能挖完,預計總產量170余噸,收入有16萬元左右。我們的紅薯個頭均勻,口感也好,所以不愁銷路,今年總體來說效益不錯。”江口縣德旺鄉漆樹村家庭農場負責人熊方軍說。

家庭農場產業旺 村民增收有保障。
熊方軍的家庭農場在種植、管護、采收等環節創造了大量季節性及長期性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已累計帶動20余人長期務工,實現了“家門口”穩定就業增收。漆樹村村民鄭永堂便是受益人之一,據他介紹,他在該基地務工一天能掙120元,并將10多畝土地租給大戶,一年收益兩千多塊錢,在增加收入的同時還能照顧家庭。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德旺鄉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扶持、技術保障等措施,大力培育發展產業特色鮮明、經濟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激發鄉村產業發展活力,鼓勵和支持農戶向家庭農場轉型,讓家庭農場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示范基地”,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目前德旺鄉建成家庭農場137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12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38家。”江口縣德旺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冉秀波表示,“接下來我鄉將堅持適度規模經營,錯位差異發展,繼續培育好家庭農場,力爭通過5年時間發展家庭農場至300家,推動農業經營方式轉型升級,努力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帶,推動興業、強村、富民一體發展。”
截至目前,江口縣共有家庭農(林)場1318家,涵蓋了中藥材、糧油、家禽、漁業、蔬菜、水果、農業休閑、林業等多種產業。其中,獲得省級示范家庭農場9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63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315家,常年固定用工900余人,臨時用工7000余人次,發放勞務工資5.5億元。家庭農場真正成為讓農村有看頭、農業有干頭、農民有勁頭、日子有奔頭的“新引擎”。(圖/文 黎福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