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新風貌”系列報道二:
貴陽南明:統籌最優資源,社區治理良性發展
![]() |
| 貴黔國際總醫院志愿服務。貴黔國際總醫院供圖 |
步行小道干凈整潔,小巧別致的社區花園里還有一些基本的健身設施,間或一些文化宣傳欄,將社區裝點得漂亮美觀……這里是貴陽市南明區新華路社區的岑家花園。
眼前的景象,是貴陽市南明區深入推進社區治理良性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貴陽市南明區積極統籌最優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做好“治理”文章,實現了社區治理的良性發展。
收歸用地,社區環境變了樣
岑家花園所在的街道叫石嶺街,這里曾是貴陽老街新華路的背街,街道擁擠、部分區域房屋破舊雜亂、棚戶危房叢生,整個街區都面臨著治理的難題。2015年,南明區委、區政府提出“告別棚戶危房,共建美好南明”的建設愿景,在廣大居民群眾、轄區單位的配合參與下,借助“新型社區溫馨家園”社區公益性項目和非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把石嶺街的棚戶區打造成為城市的中心花園和舒適人文社區,讓社區居民住上了新環境。
“以前,這里周圍的衛生又臟又臭,采光也不好。”說起以前岑家花園所在位置的棚戶樓,新華路社區的居民陸軍感受深刻,“現在,社區有了小花園,成了我和老伴兒乘涼散步的好去處。”
環境變好了,社區的人流和車流量也日趨變大,加之老舊小區的規劃滯后,路面狹窄,堵車成了常事。曾經給青山小區附近的居民出行,帶來了很大不便。為了解決好群眾家門口的煩心事,社區工作人員在現場查看后,積極與周邊居民溝通交流,最終確定在這塊荒地上開辟修繕一個臨時停車場。如今,小區門口的停車場不僅免費,還有人值守,有效緩解了停車難的部分壓力。
“現在這個停車場正常可以停50余輛車。”管理貴陽市南明區青山小區公共停車場的燕師傅一邊登記來車,一邊指揮倒車,“這里以前就是一塊荒地,現在社區修的這個停車場免費讓附近業主停車,緩解了小區停車的緊張。”
治理有“招”,社區生活更便捷
“這趟社區微公交,業主可以免費乘坐。”在國際城開微公交的司機陳師傅告訴記者,“運營時間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有時也會根據人流量來安排運營,時間可能會早一些,也可能會晚一些,靈活安排。”
“我們的公交雖然是有站牌要到站停車的,但是要是車上有老人或者殘疾人,他想在哪里下,我們就在哪里停,方便他們的出行。”陳師傅說完,載著滿滿一車的人,向小區駛去。
社區微公交是貴陽市南明區國際城社區的民心小舉措。微公交經過了社區居委會、派出所、圖書館、學校、醫養中心等串聯起了社區一站式便民生活服務圈。得益于“貴陽數谷”得天獨厚的獨特優勢,遵義中路社區等一些社區里通過安裝智慧安防系統采集實時鮮活數據,為精準服務管理和防范打擊提供了扎實基礎。
在遵義中路社區,智慧安防系統硬件主要由身份證“人證合一”驗證系統、高清抓拍系統、人臉生物識別門禁系統組成。提前對居民身份信息采集后,居民進出單元門只需通過人臉生物門禁系統識別,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借用、冒用門禁卡等手段進入單元樓棟進行非法活動。社區內實現智慧安防系統全覆蓋,整個安防系統的全面啟用,不僅能實時獲取準確有用數據,對防范和打擊犯罪將起到巨大作用。
“通過這個系統我們還設置了居家獨居老人的危險預警,只要超過三天老人沒出門。我們社區第一時間就能得知派人去查看。”遵義中路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田碧霞告訴記者。
集中企業、商戶公益資源,為社區創造更多志愿服務
在沙沖路街道辦事處,志愿者不僅僅是普通群眾,還有一些特別的團體。街道辦聯合社區主導,邀請企業、商戶參與社區的志愿服務,發揮志愿服務和公共服務的作用。
“我們近期參加了兩次社區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的內容包括做講座、搞科普,為居民進行義診、健康指導等。”貴黔國際總醫院的綜合辦公室主任楊順紅說,“我們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轄區居民提供高質量、有針對性的志愿活動,切實讓居民群眾可以享受在家附近就可以享受便捷的醫療資源。”
此外,企業、商戶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愛心服務,讓志愿服務深入社區每個角落,打造黨群“和融”,鄰里“和睦”,愛心“和暖”,治理“和美”,治安“和順”的美好家園,打造黨建統攬,發展有力,規模聚集,環境友好的新商圈。
“我們協調了轄區內的商戶企業幫助做更多的公益志愿服務。”沙沖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王悅說,“相較于普通居民志愿者而言,轄區內的企業和商戶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他們有的是醫院、有的是銀行甚至還有理發店等,隨著公益服務的影響越來越大,轄區內更多的企業和商戶自愿加入到我們志愿服務隊伍中來。”(實習生 唐杰)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