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新實踐
桐梓縣人民法院燎原人民法庭:家庭糾紛“1314”調解工作法實現“案結事了”
近年來,桐梓縣人民法院燎原人民法庭緊緊圍繞“公正、高效、廉潔、為民”的主題,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以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便民訴訟原則,將“人案”與“物案”加以區分,通過創新家事審判方式,創設家事糾紛“1314”調解工作法,有效杜絕“案結事不了”,“法結解、心結在”的情況。
燎原人民法庭主要管轄桐梓縣燎原鎮、茅石鎮、官倉鎮、高橋鎮4個鄉鎮,13萬余人口的婚姻家事、侵權、合同等各類民事、商事案件的審判工作。全庭現有正式干警6名,員額法官3名,法官助理2名,書記員3名。
家事糾紛“1314”工作法是燎原人民法庭自創的針對婚姻家事糾紛的審判工作方法。通過一個反面典型案例、三個必須做到、一個溫馨視頻感化和四個到位,讓當事人的心理得到“緩和”,真正化解當事人的矛盾糾紛。
“一個反面典型案例是指送達雙方當事人副本材料的同時一并送達離婚反面典型案例,告知雙方當事人離婚對整個家庭尤其是對未成年人會造成的傷害有什么;三個必須做到是指,到當事人的住所地、當事人的所在單位以及向當事人的近親屬進行全面了解,便于后續法官調解。一個溫馨視頻感化是指,有針對性的選取一段溫馨視頻,組織雙方當事人觀看,使其觸景生情;四個到位分別是指傾聽到位、解紛到位、引導到位和保護到位。通過‘1314’工作法,有效地化解矛盾,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縣政協委員、縣人民法院燎原人民法庭法官助理楊秀旭告訴筆者。
據介紹,該法庭通過家事糾紛“1314”調解工作法調解成功的就有這樣一個案件,轄區內居民周某某起訴要求與女方陳某某離婚。承辦法官經過庭前了解,發現雙方一直同甘共苦,走到今天十分不容易。在傾聽雙方陳述之后,承辦法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準矛盾點,決定采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進行調解——看回憶“電影”。法官讓雙方各自從手機上挑選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照片和視頻,然后陪著他們一起觀看。播放過程中,每一張照片、每一段視頻,法官都詳細詢問拍攝時間和當時情景,夫妻二人也開始慢慢回憶過去。當一幕幕回憶劃過,夫妻倆不禁雙雙淚目。之后,法官從多個角度詳細分析了雙方問題存在的原因,并針對性提出了意見建議。最終,雙方重歸于好。
據了解,自燎原人民法庭推行家事糾紛“1314”調解工作法以來,通過這種全方位的調解糾紛,有力地化解了一批矛盾較大的家事糾紛案件。截至目前,該法庭運用家事糾紛“1314”調解工作法共調處案件469件,調撤率82.71%,調解和解案件58件。
而針對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物案”,燎原人民法庭則采取“要素式審判”,對固定案情的基本事實要素進行提煉,就各要素是否存在爭議進行歸納,并圍繞爭議要素進行審理,簡化裁判文書制作,從而提升審理效率,實現速裁快審,節約司法資源,更加高效便捷地處理矛盾糾紛。
自2011年起,燎原人民法庭每年均被評為桐梓縣人民法院“先進集體”;2021年法庭女子家事審判單元榮獲桐梓縣“三八紅旗集體”;2022年獲得桐梓縣“建功立業標兵崗”等榮譽。
桐梓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燎原人民法庭庭長張啟強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燎原人民法庭將加大能動司法的力度,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真正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為轄區鄉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桐梓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