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稅務:為“菜籃子”注入稅“養分”
時下,正是安龍菜心豐收的季節,在安龍縣德臥鎮菜心基地,放眼望去,一連片的蔬菜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快速有序地重復著采摘、分揀、裝箱等工作,運輸車輛來來往往,基地里到處一派火熱繁忙的景象。

安龍縣稅務局稅務人員走進蔬菜種植基地,了解產業種植、采摘、銷售情況,積極響應農企、農戶涉稅訴求,開展政策宣講、涉稅疑難問題輔導。韋漢鵬攝
近年來,安龍縣借助“貴州菜心”品牌優勢,依托良好的土地、氣候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菜籃子”保供,引進貴州蔬菜集團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蔬菜集團”),在春潭、錢相、德臥等鎮(街道)建設3600多畝菜心示范基地,大力發展遲菜心、尖葉菜心、芥藍、上海青等品種菜心種植,著力打造集“種植、包裝、銷售”為一體的高端葉菜產業鏈。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貴州蔬菜集團也在全省加速融入大灣區產業鏈的布局,按照不同季節的消費時令,以銷定產,為粵港澳帶去不同的“山間美味”。同時,該基地也獲得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和“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認證。據統計,2024年,該基地有將近400萬斤蔬菜運出大山銷往粵港澳。
“幾個菜心基地所在的區域,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種植蔬菜,菜心采收期從10月底持續到次年4月左右,豐收時期每天大概有20-30噸菜心運往粵港澳大灣區,不到兩天,就能被端上大灣區群眾的餐桌上了。”貴州蔬菜集團副總經理黨先濤介紹到,“安龍菜心錯開了全國主產區同品類蔬菜上市時間,良好的茬口優勢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深冬初春里的‘香餑餑’,在菜心采摘結束后我們又會種上其他的蔬菜,保證農田四季不閑,群眾增收路子不斷。”
為助力安龍菜心產銷兩旺,安龍縣稅務局組建“稅惠助農”服務團隊,建立“一企一檔一策”,將稅費宣講課堂搬到種植基地內,面對面向農企、農戶講解蔬菜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環節的稅收政策,實現政策精準送達,針對農產品免稅發票開具、稅費申報等重點問題進行輔導,送上稅惠政策“大禮包”。同時,提醒企業需要防范的稅收風險,幫助企業算好“經濟賬”“發展賬”。
“在稅務部門政策和服務支持助力下,未來我們將加快打造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示范點,持續擴大‘檔口批發、商超電商、配送加工’等產業鏈,實現銷售多點開花,進一步豐富大灣區乃至全省全國的‘菜籃子’,當好蔬菜穩產保供的后備軍,做好群眾致富增收的帶頭人。”談及公司發展黨先濤信心滿滿。
土地“生金”,農民受益。貴州蔬菜集團蔬菜種植基地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群眾的錢袋子也逐漸“鼓”起來。“這里離家近,一天工資最少也有近120元,而且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我也不愁務工的同時顧不了家,我對這份工作都很滿意。”基地工人王澤英開心地說道。
安龍“貴州菜心”從田間“坐”上了“直通車”,一路穿越重重山脈、跨越千里征程,走上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的“餐桌”,在實現產銷兩旺的同時,有效促進了群眾增收,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稅惠“春風”拂沃野。安龍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將稅費服務的“精準滴灌”和稅收政策的“豐厚滋養”,注入農業企業發展,攜手共繪鄉村振興好光景。(蔣嬌嬌、韋漢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