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息烽:用民生溫度檢驗學習深度作風強度工作力度
大雨下個不停,息烽河的水位不斷上漲。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養龍司鎮的包保干部羅建踩著泥濘,疾步走向正在岸邊等候的船主徐政偉。“上次破損的地方補好了,救生衣夠數嗎?”羅建一邊詢問徐政偉,一邊俯身細查船體。

息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上門對住戶進行清理亂堆亂放方面的宣講。
這一幕,是養龍司鎮推行自用船舶“三級包保”機制后,干部下沉一線開展自用船舶安全工作的實際寫照。
據了解,息烽河是養龍司鎮境內最大的河流,自用船舶是當地村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更是安全管理的神經末梢。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養龍司鎮將學習教育成果深度融入自用船舶管理和防汛實戰,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織牢安全防護網。
養龍司鎮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干,構建完善“領導班子成員+鎮級干部職工+村六大員”三級包保責任體系,將全鎮125艘登記自用船悉數納入網格化監管。船舶明確了鎮、村兩級包保人,依據風險等級精準施策。風險最高的“一類船”由班子成員直接包保,每周巡查不放松。“二類船”每半月必查,閑置的“三類船”也確保每月至少巡查一次。
“我們堅持‘見人見船’原則,既向船主宣傳法規政策,更對船只進行嚴格‘體檢’,常態化檢查船體有無裂縫漏水,救生消防設備是否齊備有效等。”養龍司鎮公共事務管理辦負責人覃波表示。

息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在解放南路開展清理亂堆亂放工作。
在養龍司鎮茅坡村下坪所停靠點,船主蔣開金指著船艙里嶄新的滅火器說:“鎮、村的干部經常來檢查,風雨天電話比鬧鐘還準時!”說話間,蔣開金還拿出了他簽署的《息烽縣養龍司鎮自用船舶安全承諾書》。
“茅坡青杠坡有村民試圖雨天駕船,請立即勸阻!”養龍司鎮公共事務管理辦的指令通過對講機瞬間直達村級包保員。“關鍵時刻,對講機比手機更高效,能讓搶險指令秒達每個人。”覃波道出養龍司鎮黨委、政府未雨綢繆的硬招——汛前為18個村(社區)及關鍵部門配發49臺對講機,搭建起應急通訊“直通車”,實現險情實時共享、指令實時響應。
對于自用船舶的安全隱患,養龍司鎮堅持“零容忍”,要求破損船只禁航并及時整改。同時,引導船主拆老舊破船,根據船體的長度給予船主1千元至2千元的補貼。今年以來,養龍司鎮與息烽縣有關部門聯合執法制止自用船舶非法載客10余起,拆解老舊破船15艘,水上安全事故“零發生”。
“群眾的利益無小事,群眾的安全大于天,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覃波說。
初夏時節,穿行在息烽縣城,只見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大街小巷干凈整潔,街上車來人往卻井然有序……
剛從農貿市場買菜出來的市民侯女士笑著說:“我感覺現在的菜場比以前干凈多了,來買菜的心情都比以前好了許多。”

養龍司鎮包保干部開展自用船巡查工作。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息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把縣城環境整治作為一個重要抓手,與息烽縣永陽街道辦事處協同聯動,針對市民關心的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亂停亂放等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有效提升城市顏值和群眾生活品質。
“我們和永陽街道辦事處聯動,召開專題會議討論,明確職責分工,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信息共享、聯合巡查、協同處置’的機制,有效保證工作和責任不落空,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息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彭小林表示,重點圍繞農貿市場周邊、背街小巷、交通樞紐等復雜區域精準發力,堅持執法與普法并重,清理亂堆亂放30余處、規范占道經營6起……“群眾對工作也比較滿意。”
據了解,息烽綜合行政執法局和永陽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還積極向商戶、居民普及法律法規,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同時建立問題反饋與復查機制,對已治理區域開展“回頭看”,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也積極參與其中,開展日常巡查維護,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正加速形成。
“這項工作是對我們的作風和為民服務意識的檢驗,把市民關心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干,干到點子上,他們就會真心實意為你點贊,支持你的工作。”彭小林說,下一步,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推進市容環境治理常態化、精細化,讓縣城更干凈、更美麗,也讓市民更舒心、更滿意。(圖/文 楊爽、楊學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