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遵義分行:金融之風拂黔山 藥香四溢出山川
在遵義茍江鎮吉心村的林下種植基地,工人們正細心照料著處于成長期的玄參。工行遵義分行客戶經理胥世鑫穿梭在壟間,仔細察看藥材長勢,與貴州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謝總經理交流著管護細節。

公司廠房。
今年49歲的謝總經理,是播州區三合鎮長豐村結合組的居民。高中畢業后,他便開始外出工作。多年的努力使得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每逢節日,謝總經理都會回到他的家鄉,目睹了那里大片土地的荒廢和鄉親們對致富的期盼,這讓他深受觸動。他堅信,只有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幸福。因此,在2016年,經過多次的考察,謝總經理決定在家鄉開展中藥材種植的現代農業項目,以帶領鄉親們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在考察期間,我注意到播州區擁有豐富的適合種植中藥材的土地資源,土地流轉效率高,當地居民對致富有著迫切的希望,并且有著種植中藥材的歷史。再加上國家近年來對中醫藥產業的大力支持,中藥材的種植和加工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況,這讓我看到了一個難得的商機。我決定投資于中藥材種植的產業化經營,既發展自己的事業,也幫助鄉親們一起脫貧奔向富裕。”謝總經理在回憶起當初的決定時這樣說。
2017年,謝總經理投入500萬元資金,創立了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中藥材的種植、加工和銷售,以及生態養殖。通過土地、資金、勞動力和技術等生產資源的入股,建立基地并帶動農戶共同發展。公司實行標準化種植、統一培訓、統一采購和統一銷售的策略。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民+藥企”的模式,助力村集體發展,助力群眾致富奔小康。
2022年,該公司得到某大型藥企集團的授權,成為其貴州中藥材加工中心,并確定為長期供貨商,年銷售中藥材3500噸以上。公司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在推動“黔藥出山”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通過標準化種植,規范化管理,提升了貴州中藥材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公司下一步的規劃,主要以藥企集團訂單為主,以各大市場為輔,以各大院校為研發中心,建立我們的種子種苗繁育生產基地,為集團提供優質的中藥材,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中小型科技企業,推動黔藥出山。”談及公司發展,謝總經理自豪地說道。
“林下藥材投入周期長,特別是集中收購季節,資金壓力像山一樣壓過來。”謝總經理坦言。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企業,采取“藥企+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種植玄參、百部等藥材超1.5萬畝,年加工量3500噸以上。但訂單農業模式下,面對藥企集團等大客戶集中采購的需求,季節性資金短缺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
客戶經理小胥在走訪中敏銳捕捉到這一痛點。他介紹:“我們深入分析藥材生長周期與企業訂單交付特點,專門定制‘種植e貸’產品,無需傳統抵押,以企業穩定的訂單和良好的經營流水為重要授信依據。”該產品授信額度靈活,放款高效,精準匹配了企業收購季“短、頻、急、快”的融資需求。目前工行遵義分行已為該公司提供200萬元信貸資金。
在公司加工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對烘干后的金蕎麥進行細致篩選,以保障產品的優質性。“我們現在主要加工的是金蕎麥,金蕎麥從鮮品進入公司,首先是烘干,烘干后進行篩選,最后裝包。目前,生產車間有30多名工人,日加工量約10噸,月加工量約300噸,我們將加工好的產品存入冷鏈中心,公司接到通知后,就將藥材發往訂貨藥企。”公司加工車間負責人湯總說。
在該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工行遵義分行始終是其堅實的金融后盾。工行遵義分行通過深入調研,了解貴州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的資金需求,為其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務方案。以普惠貸款支持公司日常運營,工行遵義分行的金融支持貫穿了公司日常經營。
“目前,我們已與重慶的藥企簽訂了超過600噸的中藥材采購合同,包括了玄參、百部和桔梗等貴州特有的中藥材品種,累計需要種植40萬畝土地。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擴展種植基地、倉庫和加工設施的建設,把中藥材種植的產業化經營推向更高水平,為推動家鄉中藥材產業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展望公司的未來規劃與成長時,謝總經理滿懷喜悅地表示。(文/圖 向一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