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開門聽民聲 傾情解民憂

“以前為點小事跑鄉里、找干部,費時費力還傷和氣?,F在‘廳哥’主動上門,坐在家里就把理說開了,心氣順了!”在萬山區魚塘鄉,一支由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各村委會及網格長、網格員、老黨員組成的“廳哥調解隊”,獲得群眾紛紛點贊。
玉屏侗族自治縣開展車管“送考下鄉”服務活動。
該鄉調解員張廳介紹,“廳哥調解隊”轉變工作作風,變“坐等上門”到“主動敲門”,常態化走村串戶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聚民智,凝心聚力加快推動各項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目前,已成功調處土地流轉、鄰里口角、家庭贍養等各類矛盾糾紛4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這是銅仁市落實“開門教育”,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百姓訴求、辦好民生實事的一個縮影。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銅仁市各級各部門抓實開門教育,廣開納諫之門、監督之門,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聚焦服務堵點、民生痛點,主動傾聽群眾呼聲、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切實把作風建設成果轉化為惠民實績,讓學習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銅仁市委黨校堅持開門教育,采用電子問卷、座談會等方式,系統梳理教學培訓、學員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意見建議70余條。通過班子成員下沉區縣黨校開展專項調研,聚焦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市、縣(區)黨?;九嘤?,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等方面征求意見建議,推動“學查改”一體貫通。
德江縣依托社區工作者隊伍、志愿隊伍、行業商會、屬地單位等力量,創新開發微信小程序“一碼通”,居民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線上咨詢政策、提交訴求、反映問題。截至目前,該縣通過推行“一碼通”服務,推動政策咨詢、便民服務、矛盾訴求“一鍵直達”,為群眾辦理電動車充電、水電維修等實事300余件。
為拓寬信訪渠道,切實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江口縣民和鎮利用趕集日,創新開展“趕場天集中大接訪”為民辦實事專項行動,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用實際行動架起干群“連心橋”。今年春茶采摘季,該鎮積極組織在家黨員和群眾到黃柏山生態茶園基地采茶1800人次,切實幫助基地解決用工難題。
學習教育開展得如何、作風改進了多少,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
一張板凳心連心、一個院落手牽手……在武陵山腹地的松桃苗族自治縣甘龍鎮張家灣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經常圍坐一堂,話桑麻、助發展,因地制宜幫助群眾解決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群眾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就在哪里。面對群眾關心的辣椒種植問題,張家灣村“兩委”注重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開展辣椒移栽志愿服務活動,緩解農忙時節勞動力短缺問題,投入80余臺農機具,推動辣椒種植標準化、規?;l展,助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由石阡縣司法局、縣工商聯法律服務團隊等組成的“法治體檢”服務團深入民營企業,詳細分析民營企業法律需求和風險點,為企業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及時排憂解難。
“組織團隊開展‘法治體檢’活動是服務民營企業的重要舉措之一?!笔淇h司法局副局長熊林介紹,“我們堅持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作為檢驗學習成效的‘試金石’,通過將法治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切實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和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讓法律服務觸手可及,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p>
以“開門教育”為關鍵指引,全市黨員干部把群眾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用腳步丈量民情,以實效檢驗初心,以過硬作風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針對鄉村群眾考取摩托車駕駛證存在的路途遠、成本高的問題,玉屏侗族自治縣采取車管“送考下鄉”便民舉措,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完成考試,既省去了往返奔波的時間,又節約了成本,讓更多鄉村群眾享受家門口的便捷服務。
“在家門口就能考駕照,真是太好了?!痹谠斫瞧航值罇⒛聚獯遘嚬芩八涂枷锣l”活動現場,村民吳先能難掩喜悅。此前,他長期在外務工,今年返鄉后在附近找了份工作,雖會騎摩托車但無證是他最大的難題。眼下正值農忙時節,時間和精力難以兼顧,這場“送考下鄉”服務讓他松了口氣,不用耽誤農活,也不用花錢跑縣城。
印江自治縣板溪鎮臺旺村黨員干部走訪群眾。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鎮臺旺村,58歲村民任達妃指著新建的磚瓦房,感激之情無以言表。這位肢體殘疾、言語障礙的老人,曾因老房子受損漏雨徹夜難眠。村黨支部書記闕鐘義排查險情時發現隱患,隨即向鎮有關部門申請,為她家爭取2萬元農房重建資金,并組織村里的黨員干部、群眾義務投工投勞,幫助新建了兩間磚瓦房。
碧江區六龍山鄉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強勁動力,通過開展“庭院經濟助增收”幫扶行動,向六龍山村24戶脫貧戶發放豬苗74頭、34戶家庭配送雞雛800余羽,發放辣椒苗7萬余株、可種植面積50余畝。同時,現場開展“種植養殖”技術免費培訓,幫助村民提升種植養殖能力,確保幫扶措施落地見效。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據介紹,銅仁市將持續把作風建設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以實際行動推動黨風政風民風持續向好,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圖/文 李紫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