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科技賦能食用菌生產加工提速換擋

連日來,印江自治縣各地食用菌生產企業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紛紛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提升產能,滿足菇農對黑木耳發展的需求。
7月22日,在木黃鎮印江慧興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黑木耳短棒生產車間,通過升級改造后的自動化拌料機、接種機、裝袋機等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們嫻熟地將生產菌棒所用的木屑等原料進行精準配比、充分攪拌,制成營養豐富的培養料,經過傳輸帶進入生產環節快速完成裝袋、扎口工序。一個個緊實飽滿的菌棒在流水線上快速成型,隨后被分裝搬運進高溫滅菌車間,為后續食用菌培育筑牢根基。
“我們今年對三條菌棒生產線進行了升級改造,現在日均生產量能達10萬棒,今年生產菌棒800萬棒,與去年相比,生產效率提高了30%左右,在長棒生產線引進了全自動化接種設備,接種人數從原來的20人降低至6人,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接種環節菌棒的感染率,提高了菌棒存活率。”印江慧興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千俊說。
黑木耳產業作為一項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菌棒生產、加工到田間排棒采摘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這些天,位于合水鎮新蓮村的印江永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同樣是熱火朝天的黑木耳長棒生產忙碌景象。今年,隨著黑木耳種植技術的不斷成熟,種植戶隨之熱情高漲,種植戶由去年的11戶增加到目前的20戶。為應對逐漸增多的訂單,印江永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合水鎮為中心生產黑木耳菌棒,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黑木耳,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先后新增一條5機頭全自動生產線和全自動套袋機,對原有部分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為了破解菌棒生產用工荒,我們公司引進全自動套袋機,每天僅這一項,我們公司就減少十個工人左右,并且大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生產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印江永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穎說。
隨著設備的更新升級,公司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產能逐年加大,更好地滿足了市場發展需要。
“我們公司今年新增一條全自動菌棒生產線,現在兩條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菌棒6萬棒,公司今年預計生產240萬棒,預計在40天內就可以完成,產能比2024年翻了一倍多。”印江永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穎說。
近年來,印江按照“2+N”產業體系發展布局,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實施培育“千戶萬菇”行動,推動“企業+合作社+專業菇農”“稻耳”發展模式,以黑木耳為主導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大成效,通過與科研院校合作、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不斷推動食用菌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條持續延伸、產業影響力持續攀升。食用菌種植已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
據悉,今年印江圍繞“2+N”產業發展布局,計劃發展食用菌 2.22 億棒(萬畝),其中建立黑木耳基地6000 畝以上,預計實現總產量達 10.5 萬噸、綜合產值 10.5億元;新增培育家庭農場 10 家、合作社 1 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 家;累計培育專業菇農 1200 戶以上,實現戶均增收 5 萬元以上,帶動就業 3000 余人,實現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印江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