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建好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叔叔,您術后恢復得很好,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在安順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的病房里,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幫扶專家、泌尿外科博士李名釗查看完患者張三(化名)的身體情況后,當即把可以出院的好消息告訴了他。
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順醫院。
前不久,安順市普定縣68歲的張三,體檢時發現雙側腹膜后多發腫瘤,最大的腫瘤達5cm,他立刻來到安順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就診。經過醫院泌尿外科為主的多學科MDT團隊討論和評估,考慮患者腫瘤較大、多發,且緊貼腎臟等復雜病情,李名釗博士提出了手術難度更大,但術后恢復更快的腹腔鏡腫瘤手術方案。李博士帶領泌尿外科團隊成功為其實施了腹腔鏡下右側腹膜后腫瘤切除術,患者腎臟結構、輸尿管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術后恢復順利。“創傷小、恢復快,不用去貴陽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花費還少,手術效果我也很滿意。”張三說。
2024年10月,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順醫院正式揭牌。結合醫院自身建設實際,創新“1+N”協同發展模式,即充分依托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輸出醫院,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等多所省外高水平醫院簽訂學科共建合作協議,通過“管理+技術+文化”三平移機制,推動安順市人民醫院服務能力、人才培養、重點學科(專科)建設、科研建設、醫院管理等高質量發展。
“我們與醫院合作共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泌尿外科、急診醫學科、腫瘤科、醫學影像科五個重點學科。”安順市人民醫院幫扶副院長趙東興說,以學科建設為突破口,采取專家派駐及遠程醫療協作方式,實現專家團隊常駐、遠程會診常態化、學科共建精準化。
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來,獲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建成省級醫學重點學科3個,新增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立項4項;累計平移新技術、新項目50余項;建成全市首個肺結節專病MDT門診,以及睡眠醫學中心、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全科醫學培訓中心等平臺;輻射能力增強,承辦了一系列高規格、高水平學術培訓講座,有效提升區域內基層醫務人員診療水平。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順醫院護士為張三開展術后護理服務。
“通過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我們門診人次增長了30.37%,手術量增長了21.88%。”安順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閔澤表示,未來,醫院將全面提升區域醫療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輻射黔中的醫療高地,使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的老百姓。
近年來,貴州持續深化與省外頂尖優質醫療資源幫扶協作,全力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貴陽、畢節分別布局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銅仁市、黔南州、六盤水市、黔東南州、黔西南州、安順市建設6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并推動華西醫院與遵義市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參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模式培育建設區域高水平醫院。截至目前,7個市州均與省外高水平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幫扶協議,全省實現區域醫療中心市州全覆蓋,編制完成“一院一策”。截至6月底,輸出醫院累計派駐專家75名,現在院開展工作專家56名,支持建設的兩個專科門急診人次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20%以上,三四級手術占比均在50%以上。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順醫院為患者實施手術。
下一步,貴州省將持續在資金投入、政策保障、制度創新上加大支持力度,督促項目醫院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加快實現“三平移”同質化發展,扎實、縱深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區域內醫療機構重癥疑難復雜病的診治能力和服務水平,讓群眾就近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最終實現“大病不出省”目標。(圖/文 余俊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