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幫扶貴州理工學院材料學科工作推進會召開

7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學幫扶貴州理工學院材料學科工作推進會在貴州理工學院召開,旨在深化滬黔教育合作,推動幫扶工作落地見效。中國工程院院士、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文江,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小勤,貴州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安守海,貴州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工會主席江山,上海交通大學貴州校友會秘書長李炳煬、副秘書長張雄、花溪大學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陸秀峰,貴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肖建宗出席會議。兩校相關代表及上海交通大學貴州校友會相關專家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肖建宗致歡迎辭,對丁文江院士、曾小勤副校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向省委、省政府,上海交通大學及幫扶團隊及相關部門表達了謝意。他說,自今年3月4日兩校簽署幫扶協議后,上海交大董杰教授團隊迅速推動貴理工材料學科建設,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教師發展、平臺建設等多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當前,貴州理工學院正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服務全省“富礦精開”“六大產業基地”建設戰略部署,亟須高水平大學幫扶協作支撐發展,希望上海交大在高層次人才培育、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給予支持;貴州理工學院也將珍惜機遇,做好專家團隊的條件保障,堅信在各方支持下,材料學科定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
揭牌儀式。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小勤對幫扶團隊前期的工作予以肯定,感謝貴州相關方面對上海交大的信任、對幫扶團隊的悉心照顧及團隊老師的辛勤付出。就推進幫扶工作,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交大各部門尤其是材料學院,要將對口支援視作重要政治任務與社會責任,協調幫扶團隊結合貴州工業布局及相關政策,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角度,做好學術方向聚焦、研究團隊引育和優秀學生培養;二是深化“輸血”為“造血+活血”,將重心向提升貴州理工學院自主發展能力傾斜,強化對其青年骨干的“訂單式”培養,深化科研團隊“結對子”模式,聯合沖擊國家級項目與獎項;三是推動“單向幫扶”升級為“雙向賦能”,依托貴州特色優勢共建協同創新平臺,以貴州理工學院為紐帶,引導更多交大人將貴州作為科研實踐基地,實現共贏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學科幫扶團隊負責人董杰圍繞學科概況及分析、幫扶思路及成效、下一步工作重點等,詳細匯報了幫扶貴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工作進展。
合作簽約。
交流發言環節,丁文江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麗珍、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王健教授、江山、安守海圍繞如何進一步深化幫扶合作、加強學科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展開深入交流,提出諸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在第二階段的“貴州省輕金屬產研融合創新體”成立大會上,丁文江院士表示“創新體”的成立,是對國家戰略的積極回應,是對貴州資源優勢的精準聚焦,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探索。希望它成為推動貴州輕金屬產業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的新引擎,打通產學研用的有效路徑,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成長。
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冉興表示,在各單位的幫助指導下,中航重機積極開展開放合作,參與聯合攻關,推進成果轉化,實現共贏共榮,將共同為貴州省高質量發展、工業強省目標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更多航空力量。
丁文江與冉興共同為“貴州省輕金屬產研融合創新體”揭牌。
合作簽約。
貴州理工學院副院長李少波與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冀勝利、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冬陽、固達電線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鑫,就科研項目合作進行簽約。
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院長劉其斌、中鋁貴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冬陽作為“貴州省輕金屬產研融合創新體”發起單位代表發言。
據了解,該創新體由貴州理工學院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提議,與貴州大學、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鋁貴州分公司等二十多家輕金屬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在充分溝通協商并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共同發起成立。創新體將聚焦輕金屬結構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及先進成形技術等方向,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優勢資源,圍繞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點、痛點與堵點,搭建協同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應用,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圖/文 貴州理工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