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玉屏:650萬斤黃桃搶鮮上市 飄香全國

仲夏時節,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650萬斤黃桃搶鮮上市,為前來采摘嘗鮮的游客帶來一絲清涼與甜蜜。作為“中國黃桃之鄉”,玉屏黃桃在品牌加持下,通過冷鏈物流升級、電商渠道拓展、溯源碼賦能和地域品牌塑造,實現“小黃桃”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貴州玉屏:650萬斤黃桃搶鮮上市 飄香全國。
在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混寨村稀優水果黃桃基地,果農們正忙著采摘、分揀、打包,現場一派豐收景象。“我們基地從2014年的120畝,發展到現在的440多畝規模,流轉了附近5個行政村144戶農戶的土地,13名脫貧戶在這里長期務工,每年支付工資60余萬元、土地流轉金15萬元。”基地負責人楊德仙介紹,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當地實現了黃桃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和統一化銷售。
“這里離家近,能照顧家庭,一個多月收入3000多元,還有土地流轉金。”李澤珍的話道出了黃桃產業給村民帶來的收益,黃桃讓該村從昔日的荒山荒坡到如今的“富民坡”,該村的蛻變也是玉屏黃桃產業發展的縮影。
貴州玉屏:650萬斤黃桃搶鮮上市 飄香全國。
物流貴、發貨慢、冷鏈運輸等問題曾讓果農頭疼。今年,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不但物流成本降下來了,物流進合作社、進基地得到有效解決。“我們把服務網點設在黃桃基地門口,從打單、接單到發貨全程協同,確保黃桃摘下后以最快速度送達。”京東物流黔東片區經營負責人潘壽林說,隨著玉屏黃桃知名度提升,線上訂單量逐年增長,物流團隊深入基地提供前端保障,通過標準化操作避免錯發、漏發,讓新鮮黃桃快速送達全國消費者手中。
近年來,玉屏持續完善冷鏈物流體系,建成多個集低溫保鮮、動態貯運于一體的倉儲基地,配合專業冷鏈車輛運輸,將黃桃保鮮期從傳統方式的10天左右延長至20天以上,銷售半徑從周邊省市擴展到全國30多個省份。冷鏈物流的升級,不僅減少了流通損耗,更讓玉屏黃桃“鮮”行千里,實現了“枝頭鮮”到“舌尖甜”的無縫銜接。
貴州玉屏:650萬斤黃桃搶鮮上市 飄香全國。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玉屏的黃桃,果肉金黃,甜度能達到18度以上!”在田坪鎮五里橋村黃桃基地,一場抖音直播正在進行,鏡頭前的黃桃色澤誘人,評論區訂單不斷。一張桌子、一個手機支架、一部手機,三筐剛采摘的黃桃,新農人姚林的直播帶貨就這樣開始了。
電商的蓬勃發展讓黃桃銷售煥發新活力。玉屏黃桃協會引導種植戶擁抱數字經濟,組織電商培訓、搭建銷售平臺,推動黃桃“觸網”上行。數據顯示,2024年玉屏黃桃線上銷售額占比達40%,2025年隨著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模式的深入推廣,這一比例有望突破50%。從“面對面交易”到“屏對屏下單”,電商渠道的拓展讓玉屏黃桃打破地域限制,走進了更多尋常百姓家。
“每顆黃桃都有‘身份證’,掃碼就能看到種植基地、施肥記錄、檢測報告。”玉屏黃桃協會會長姚沅富拿起一顆貼有地理標志的黃桃介紹,協會實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統一定價”,對黃桃品質嚴格把關,達不到“八個標準”的果實堅決不予裝箱。
貴州玉屏:650萬斤黃桃搶鮮上市 飄香全國。
為守護品牌信譽,玉屏市場監管局與黃桃協會協同發力,完成玉屏黃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備案,建立全鏈條溯源體系,通過專用標識精準追溯產品來源。“我們將加大打假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玉屏黃桃’的市場聲譽。”玉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歐勇君表示,品質監管與品牌保護并重,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從規模化種植到數字化流通,從品質管控到品牌塑造,玉屏黃桃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不僅拓寬了銷路、增加了產值,更讓黃桃產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果”。如今,玉屏黃桃正以更優的品質、更廣的銷路、更強的品牌影響力,書寫著黃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讓來自黔東山區的甜蜜,香飄全國、甜進萬家。
據悉,2024年,玉屏自治縣黃桃標準果園1.2萬畝,黃桃基地23個,培育黃桃種植合作社23個,產量600余萬斤,產值5500萬元,2025年預計產量700余萬斤以上,產值0.7億元。(圖/文 王懿、朱子立、黃輝、雷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