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新區“企業之家”打造“企企撮合”機制

近日,在貴安新區“企業之家”的會議室里,一場破解企業項目推進難題的“企企撮合”專項服務工作會進行得如火如荼。
當天,在貴安新區“企業之家”的組織下,貴州烽云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中鐵建房地產公司代表圍坐一堂,圍繞項目用地難題展開磋商。
據了解,烽云佳公司計劃于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貴安醫院對面,利用中鐵建房地產公司產權的9000余平方米土地,打造一個集農產品展示、交易、物流于一體的“貴州黔貨出山集聚地”,讓省內各地的優質農產品更順暢地走向市場。項目建成后,預計年交易額可達1.2億元,還能帶動500余戶農戶增收,解決400余人的就業問題。
“當前,項目推進卡在了兩個關鍵點上,即獲取地塊使用權以及解決用地調規問題。”烽云佳公司總經理劉小軍表示,公司前期已經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調研和籌備,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土地問題,項目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地塊產權清晰,我們愿意積極研究合作可能。”面對烽云佳公司在項目推進中提出的問題,中鐵建房地產公司貴安區域執行總經理陳興勇在向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地塊現狀后,明確表示將指派專人對接,盡快完成前期基礎工作,助力項目早日落地。
當中鐵建公司傳遞出積極合作信號后,項目在獲取地塊使用權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項目落地的另一道關鍵“關卡”——用地調規問題,成為會議接下來的焦點。
此時,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主動發聲,現場解讀了相關審批事項的申請條件、材料清單及審批時限,并同步向兩家企業送上“政策禮包”,表示將協調業務部門提前介入指導,確保在合法合規前提下,最大限度壓縮辦理周期。
“企企撮合”機制是貴安新區“企業之家”深化增值服務的一次生動實踐。
不同于傳統會議模式,“企企撮合”機制是通過“企業點單、平臺派單、多方接單、跟蹤督單”的閉環服務,讓產權方、需求方、審批方“同坐一張桌”,將問題擺上臺面、把方案聊到實處,直擊企業合作信息不對稱、政策銜接不順暢等痛點。
“‘企業之家’不是‘終點站’,而是‘加油站’。”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成員、政務中心主任趙維君表示,從“企業跑腿”到“平臺搭橋”,從“各自為戰”到“協同破題”,當前,貴安新區“企業之家”正以“企企撮合”的創新實踐,將服務精準滴灌到企業發展的關鍵處,為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未來,“企企撮合”機制將常態化運行,持續為企業間合作牽線搭橋,讓“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品牌愈發響亮。(安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