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多舉措護林提升國土“含綠量”
盛夏時節,走進黎平縣德順鄉龍安村,這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株株古樹聳立于村落旁,一棵棵楠竹拼成廣闊的林海……
這樣的美景,是黎平縣護林成果展現的縮影之一。近年來,黎平縣從種苗檢查、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林政執法等方面,打好護林“組合拳”,不斷織密護綠防線,提升國土“含綠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黎平縣德順鄉龍安村森林圖景。
種苗檢疫嚴把“入口關”
吳開勇是黎平縣營林總站林木種苗股股長、高級工程師,一大早,他便來到縣林業局門口,等待其他幾個同事一起下鄉,近段時間,他們經常到苗圃開展種苗檢查。
“保護森林,從‘源頭’開始,在種苗病蟲害預防上下功夫,嚴把‘第一道關口’,保證優質苗木發放到群眾手中。”吳開勇說:“今年以來,已對縣內34家持有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苗場、苗圃基地開展種苗檢查60余次,完成林木種苗產地檢疫32.69公頃,檢疫苗木1022.72余萬株,種苗產地檢疫率達100%。”
與此同時,黎平縣還在趕場日、節假日等關鍵時節,組織林業、公安、市場監督、生態環境等部門深入各鄉鎮、村寨市場查驗苗木“兩證一簽”,查處售賣假苗3起,防止外省偽劣假苗流入市場。
病蟲害監測著眼“全過程”
護林的另外一個措施是病蟲害監測,通過全方位監測,實時了解林木生長情況。
黎平縣森林植物病蟲害檢疫防治站負責人朱守祥也是個大忙人,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路。從春、秋季松材線蟲病專項普查到林業有害生物越冬代調查,從發布預警信息到,開展應急演練,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堅持做,幾年下來,各類統計報表堆滿辦公桌,各類樣本擺滿玻璃架,檢驗室內常常夾雜著各類藥味……

黎平縣森林植物病蟲害檢疫防治站負責人朱守祥作病蟲害防治培訓。
“這個是智能蟲情報測燈,我們只需定時來維護、保養,它會通過網絡把數據源源不斷傳到檢測點,實現遠程監控病蟲的目的。”朱守祥介紹說:“今年以來,全縣設置固定監測樣地40個,臨時樣地165個,踏查線路284條,涵蓋全縣26個鄉鎮403個行政村460萬畝森林。”
雖然工作很累,但每每付出得到認可時,他們感到很欣慰,比如,黎平縣森林植物病蟲害檢疫防治站被評為“2023年度先進國家級中心測報點”時,他們像小學生領“三好學生”獎狀一樣興奮。
全民護林擰緊“安全閥”
在黎平縣德順鄉龍安村,王成峰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著小喇叭到各個重要路口、自然寨轉悠,隔著老遠,就聽到他播放宣傳森林防火的音頻,他不是縣鄉干部,也不是村干部,他是一名生態護林員。

林業干部到南泉山開展巡林護林。
“我是一名地道的農民,家里收入不高,自從當上生態護林員,每年能多有1萬元的收入。”王成峰說:“脫貧不忘黨恩,致富更要感恩,我現在把絕大部分時間用在護林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在黎平縣,和王成峰一樣擔任生態護林員的有2319名,近年來,黎平以林長制為抓手,推行網格化管理,將460萬畝分為2319個網格,各級林長、每名護林員在各自網格內開展護林巡山工作,全縣設立森林防火巡邏守護卡(點)644個,出動巡護人員5萬余人次,查處野外違規用火104起,村規民約處罰2.75萬元。
此外,黎平縣還把行政執法作為護林的一項重要措施,針對濫伐林木、違法占用林地、毀壞林地等違法犯罪行為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今年以來,已立案調查涉林行政案件47起、結案25起、涉案人員57人,罰款金額共計29萬元。(文/圖 楊再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