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習水:交郵融合探新路 暢通城鄉雙循環

清晨,習水縣良村鎮大安村“初心快超”店主何本江剛開門,村民王大爺便背著一簍新鮮蔬菜來了。掃碼、稱重、收款,不到10分鐘?!耙郧俺圆煌曛荒軤€在地里,現在家門口就能變現!”王大爺的笑容,折射出習水縣作為“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以“交郵融合”探新路帶來的山鄉之變。
習水縣快遞智能分揀線。羅利飛攝
作為全省深化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首批重點支持試點縣,習水通過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循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整合破局,降本增效強“樞紐”
破解資源分散、成本高企難題是習水模式的核心。在政府引導下,中通、圓通、申通、韻達、極兔等5家快遞經營企業聯合成立貴州榮創電子商貿有限公司,實現統一管理、共倉共配。
盤活閑置資產是關鍵一招。習水將城西客運站約6800平方米閑置場地改造為縣域快遞物流共配中心,日均處理超10萬件,不僅為客運站年增收60余萬元,更顯著降低行業整體運營成本——管理成本降約25%,運輸成本降40%以上。
習水縣綜合快遞物流共配中心。羅利飛攝
“整合縣城5家主要的快遞企業后,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睒s創公司行政經理冉金榮介紹,目前,公司以縣級中心為樞紐、鄉鎮站點為節點、村級網點為末端,升級改造村居便利店、商鋪等自建村級末端快遞點93個,2025年下半年,快遞服務將覆蓋全縣210個行政村。
融合創新,初心快超活“末梢”
運輸模式革新是突破口。習水創新“集約統一、客貨同載”運營模式,開展班線(公交)補充帶貨線路6條,培育貨運班線16條。公交車下鄉送快遞,返程則將收購的黃豆、土雞蛋等山貨運進城,實現高效雙向流通。
習水縣城鄉快遞物流共配運輸車輛。羅利飛攝
末端活力來自全縣80余家“初心快超”。它集“快遞收發+商超零售+農產品代收代銷+便民服務”于一體,成為激活鄉村活力的“多面手”。同時,榮創公司深化與郵政合作,高效推進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制村202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率96%,為深度融通奠定堅實基礎。
“園區企業月發件超千單,老百姓一年寄出的蔬菜、水果、蜂蜜、臘肉等有幾萬斤,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贝蟀泊濉俺跣目斐苯洜I者何本江說。該模式有效打通了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村民在家門口即可買賣兩便。
深化拓展,智慧賦能破“梗阻”
站在深化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新起點,習水正深化拓展農村客貨郵發展新內涵。
技術賦能增效方面,智能分揀有效提升縣域快遞時效,農產品上行成本降低約30%。同時,加速在小區、鄉村布設智能快遞柜,計劃在鄉村投放200組,破解末端配送“最后100米”。
習水縣良村鎮大安工業園區交郵融合發展末端服務網點。羅利飛 攝
為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榮創公司創新采用“轉郵”模式。冉金榮解釋:“該模式是公司利用部分村級末端快遞點直送村級,無法直達的,通過‘轉郵’方式委托郵政代投,確保所有包裹抵達每一個行政村。”
從整合資源破冰前行,到客貨郵流穿梭山嶺;從村民奔波取件,到“家門口”便捷買賣——習水以“交郵融合+”為核心引擎,驅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邁向縱深。
隨著今年全縣210個行政村快遞網點全覆蓋在即,習水縣以“交郵融合+”探索出的這條新路,正有力驅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循環在黔北鄉村暢通奔騰。(羅利飛、蘇布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