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愛心媽媽”照亮困境兒童成長路
“楊媽媽,感謝您的照顧和關心,今天想請您吃個飯喝杯茶,方便嗎?”“可以可以!我在家安排好了,你下班了嗎?”……翻開楊吉芬與她結對幫扶女孩君華的微信聊天記錄,滿屏都是親切的交流與暖心的問候,這份真摯的“母女情”令人動容。
楊吉芬是甕安縣甕水街道新莊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是一位“愛心媽媽”。在她眼里,大一學生君華懂事自律,是讓她引以為傲的女兒。而在君華心里,自從有了“楊媽媽”,她才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參加黔南州婦聯“愛心媽媽”結對關愛活動。廖雪梅攝
多年前君華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生活無人照顧。楊吉芬主動結對幫扶,力所能及給予君華生活上照顧、精神上慰藉,陪伴孩子度過高中階段學習并考入理想大學。
9歲的子杰是楊吉芬幫扶的另一名留守兒童,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性格內向。子杰的情況讓楊吉芬很是牽掛,她為子杰購買學習生活用品,陪伴參加“親子閱讀”,傾聽孩子心聲,盡力彌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子杰現在開朗多了,他遇上開心的事、受了委屈,都愿意和我講。”看著孩子的變化,楊吉芬甚是欣慰。
新莊社區副主任宋莉娟同樣是一名“愛心媽媽”。得知幫扶孩子小緣受傷住院,便立即買了物品到醫院看望。她陪孩子聊天,了解其病情和思想動態,針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消極想法,通過講述勵志故事,鼓勵他勇敢面對生活。盡管宋莉娟工資微薄,但對孩子卻格外舍得,常給小緣買玩具和學習用品,與孩子建立了信任和深厚感情。

“愛心媽媽”入戶走訪留守兒童。廖雪梅攝
在這些孩子心中,“愛心媽媽”不僅僅是暖心的稱謂,更是孩子們心靈的歸屬和彷徨時的港灣。
甕水街道廣場社區的小雨曾因病厭學,晝夜顛倒沉迷游戲,飲食不規律,其母親焦急萬分。“愛心媽媽”趙仁莉多次入戶走訪后,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做全面檢查。醫生發現小雨患有輕微腦膜炎,由于救治及時得以痊愈。
“孩子現在愿意主動學習了,太感謝您了,再晚點送醫,后果不堪設想。”小雨的母親感激地對趙仁莉說。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自甕水街道辦事處開啟“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以來,通過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的協同聯動,組織街道、社區干部和志愿者中的愛心人士,組建了13支“愛心媽媽”隊伍,并通過技能培訓提升關愛能力與服務質量。目前,已有81位“愛心媽媽”結對幫扶180名兒童。
“愛心媽媽”以愛為名溫暖童心,用行動詮釋母愛真諦,幫助受困的孩子重拾自信,用點滴微光照亮孩子的成長路。(陳輝碧 、廖雪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