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七星關:電商直播助推“黔貨出山”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加速應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搶抓數字經濟和直播產業發展機遇,借“網”而行、向“網”而盛,依托電商產業園,把山區農村的農特產品與廣闊的城市大市場相連接,使全區農產品通過電商遠銷全國各地,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貴州卡媽農特產品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主播正在直播帶貨。王月攝
走進貴州卡媽農特產品開發集團的生產車間,一股辣椒特有的辛香撲面而來,與機器低沉的轟鳴聲交織,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繁忙圖景。自動化封口線上,一罐罐辣椒面被精準地封口、貼標,等待工人裝箱。目光轉向樓下打包區,五六雙手在流水線上如同演奏般飛舞,快遞單迅速貼上紙箱,轉眼間,堆積如山的貨品便滿載貨車,駛向天南地北。
“今年是我們卡媽集團成立的第五個年頭。”董事長吳佳明話語中洋溢著耕耘者的自豪,“一直以來,我們的辣椒面和蘿卜干賣得特別好。今年,公司銷售量已突破百萬單,營業額穩穩站上了2000萬元臺階。”這亮眼的數字背后,是黔地山野的慷慨饋贈與農民增收的堅實足跡。卡媽集團不僅擁有種植基地,更與多家合作社簽下長期訂單,僅每年支付給合作社的款項就高達1000萬元。“我們在七星關千溪鄉、威寧等地都有種植基地,辣椒、蔬菜按需采購,保定收購協議,是我們給農戶的定心丸。”吳佳明補充道。
貴州卡媽農特產品開發集團的生產車間自動化封裝線。王月攝
這份熱度絕非偶然。卡媽集團同心公園步行街的體驗店內,二樓直播間里主播正向鏡頭推介畢節酸菜的獨特風味,樓下顧客在貨架前穿梭選貨,線上線下訂單同步涌向工廠。“前店后廠”模式不僅壓縮了物流成本,更讓消費者從“云下單”升級為“體驗后購買”,商品直發到家,效率倍增。
與卡媽廠房相鄰的畢節羊小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里,同樣上演著“速度與溫度”的協奏曲。自動化灌裝線上,滾燙醇香的羊肉湯被精準注入耐高溫包裝袋,人工復檢員目光如炬,確保每一袋都達到出貨標準。“這套設備,就是要讓千里之外的食客也能嘗到地道的畢節風味。”總經理周貞宏捧起一袋產品,語氣里滿是鄉情的驕傲。他身后的直播間內,主播小劉正熱情展示著“七味調料包”:“看這辣椒油,它就是羊肉粉的靈魂!完完全全的畢節味道……”彈幕瞬間被“求鏈接”刷屏,后臺跳動的數據記錄著這家年輕企業的活力——成立僅兩年,今年銷量已突破8萬單,營業額達400萬元。
畢節羊小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袋裝羊肉粉。王月攝
2025年,七星關區上半年累計銷售農產品13.45萬噸,銷售金額30.13億元。網絡零售額超50萬元的電商店鋪有49家,電商網絡零售額達3.5545億元,產品涵蓋普通食品、水果、蛋、奶、茶、蔬菜、肉制品、辣椒制品等。
當電商的觸角深深扎根大山,鄉村振興的故事,正通過那一根根纖細的網線、一塊塊閃亮的屏幕,傳向更加遼闊的遠方。(王月、譚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