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辦實事 傾情解民憂
——安順各地各部門在學習教育中著力推動民生服務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安順各地各部門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認真做好開門教育,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把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列入問題清單抓好整改落實,真心實意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走進平壩區安平街道新城社區黎陽六區,嶄新的瀝青路面延伸至單元門口,規劃整齊的停車位清晰可見,雨污分流管網已完善,加上新增綠化帶的裝點,整個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整潔宜居。
“經過整體改造后,小區環境升級了,我們的幸福生活也跟著‘升級’了。”每每提到“老小區”改了“新面貌”,當地居民智杰逢人就會笑著夸上幾句。
2025年5月,平壩區在學習教育中,注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民生改善作為工作重點,聚焦居民核心需求,緊抓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啟動轄區黎陽六區等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了雨污分流、道路鋪設瀝青、增設停車位和綠化等,切實惠及居民246戶。
“我們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通過入戶調查等方式,精準識別問題,結合實際進行適地化改造,自5月開工以來,保證品質,優化施工,3個月內完成所有施工項目,有效解決了路面破損、污水冒溢、屋面漏水等問題,切實改善了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平壩區住建局市政所所長舒偉說。
近日,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革利鄉革利村的黨員活動室里,一場以“農家書屋啟智慧·經典閱讀伴成長”為主題的青少年暑期趣味活動舉行,吸引了當地40余名青少年積極參與。
“聚焦村民子女暑期‘看護難’這一痛點,我們謀劃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孩子們在趣味課程和相互陪伴中找到樂趣,省心和開心成為家長和孩子們反饋的高頻詞。”革利村村委委員張政說。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零工市場”,62歲的本地居民周忠做了零工信息登記后,當天便接到企業的用工電話。從曾經的馬路邊“蹲活兒”,到如今的手機里“接活兒”,“零工市場”不僅讓他告別了風吹日曬,更為其搭建了精準、靈活的就業平臺。
在學習教育中,關嶺聚焦群眾需求,創新就業服務模式,推動就業服務從“單一對接”升級為“全鏈條護航”,通過構建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公益性務工對接平臺,聯合人保公司推出靈活參保、保費低廉的專項商業保險,配套職業介紹、政策咨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推動靈活就業從“馬路蹲守”到“市場擇業”的轉變,破解就業供需“兩頭難”問題,累計發布崗位信息10641條,登記零工求職需求6644人次,促成靈活就業5245人次。
用心傾聽“民聲”,用情體察“民情”,用力解決“民憂”,以學習教育成效來提升服務民生質效,不斷寫好民生大文章,讓百姓真切感受到新作風、新氣象、新變化,已然成為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奮斗目標。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將“醫保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延伸服務觸角,通過“網上辦”“電話辦”等方式引導群眾在異地就醫時及時辦理轉診備案手續,并依托醫保系統大數據平臺,精準篩查2025年以來特殊人群,追溯核查近6個月醫療費用記錄,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群眾申請追溯醫療救助。截至目前,該縣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現場報銷34827人次,累計為1271人次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兌現醫療救助資金114.59萬元,有效減輕了群眾墊支負擔,大幅降低了低收入群體醫療支出壓力,讓醫療救助政策更有溫度、更顯力度。
黃果樹旅游區持續深化“黔旅先鋒”黨建品牌,以民生為重、發展為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邁開步子、撲下身子找問題,通過“四下基層”“四聯四幫”,和群眾交心談心,訪民情、出實招、解難題。自2025年4月初以來,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319條,高效完成轄區新城南北區的路面翻修硬化工程等一批民生工程。
學習成果有深度,真抓實干有力度,民生服務有溫度,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事關民生的大事小情,匯聚成“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生動答卷,讓“關鍵小事”成為撬動改善民生的有力支點,真正托舉起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高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