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青年夜校解鎖青年流量密碼

為積極適應青年生活方式多元多變,豐富精神文明需求,進一步引領青年成長成才。2024年以來,共青團思南縣委以青年需求為導向,開辦青年夜校,為全縣青年提供思想進步、興趣探索、技能培養(yǎng)、社交互動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平臺,滿足廣大青年“充電賦能”需要,“白天上班,晚上學藝”成為思南青年生活新模式,“夜校熱”解鎖青年流量密碼。
年夜飯、剪紙。楊梅攝
貼近青年需求,打造成長“充電站”
青年夜校食物制作學習現場。徐鵬飛攝
“下班后除了玩手機還能做點啥?如何‘去班味兒’”?這是部分思南青年所面臨的困惑。團縣委通過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社會領域團員和各類職業(yè)青年的現實需求與興趣愛好,發(fā)現多數青年渴望社交、尋求歸屬感,卻苦于沒有合適平臺。針對這一情況,團縣委堅持開門辦校,創(chuàng)新推出“青年下班,夜校開門”的開課模式,在時間和課程安排上充分貼合青年實際。這一模式讓青年在“八小時外”有了更多元的生活探索空間,為他們的精神世界注入新活力,有效滿足了青年的自我實現需求。
整合多方資源,推出潮流“課程表”
剪紙。徐鵬飛攝
為了最大限度響應年輕人的參與熱情,在前期深度調研的基礎上,團縣委梳理“青年當下喜愛什么”“青年應該了解什么”,關注當前流行文化及思南本土文化,設計符合青年需求、吸引力強的課程。團縣委積極走訪轄區(qū)內商家,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先后推出了思南土家剪紙、思南花燭、扎染、瑜伽、健身、烘焙、書法等課程,通過“青春思南”公眾號定期發(fā)布課程報名公告,每期課程一經推出都受到青年的熱烈追捧,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自青年夜校開辦以來,已推出50余期課程,吸引1000余人次青年踴躍報名參加。
多方籌措資金,保障長期“續(xù)航力”
彩蕓藝體舞蹈。徐鵬飛攝
為實現青年夜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團縣委立足團內、面向社會,堅持社會化籌措資金,采用“青年出一點、項目補一點、市場讓一點”的方式開辦夜校,避免單一“等靠要”。每節(jié)課學員自費不超過10元,在不增加青年經濟負擔的同時,滿足他們“白天上班、晚上學藝”的碎片化需求,為夜校的長期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何從“一夜爆紅”做到“一路長紅”,讓青年夜校持續(xù)“火”下去?下一步,共青團思南縣委將在持續(xù)調研青年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探索創(chuàng)新更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活動形式。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吸引更多青年關注和參與,讓青年夜校真正成為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陣地,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青春力量。(費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