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工商職業學院“聲耕黔嶺”推普實踐團:用語言播種希望 用關懷溫暖童心

為深入貫徹國家關于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決策部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近日,貴州工商職業學院“聲耕黔嶺”推普實踐團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兔街鎮花紅坪村組織開展“童語同音,未來可期”推普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團隊創新構建“普通話+”融合教育模式,將語言訓練與安全教育、健康科普、心理關懷深度融合,打破單一語言教學壁壘,實現推普教育從“簡單傳授”到“全方位賦能”的轉型升級。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貴州省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貴州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研究會會員、團隊指導老師王攀霖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通話專題培訓。王攀霖老師從普通話聲韻調規范、語流音變技巧等基礎要點入手,通過繞口令杯子舞《八百標兵奔北坡》激發學員興趣,借助經典文章《北京的春節》示范帶讀提升語感,并以深情朗誦《這是一張張怎樣的臉》引導情感表達,將語音訓練與語言美感培養融為一體。
活動現場。
團隊創設“游戲化推普”場景,以標準普通話為媒介,帶領孩子們開展積木創意搭建游戲。隊員們通過耐心示范和溫馨鼓勵,引導孩子在協作中自然運用普通話交流,不僅鍛煉了孩子的空間思維,更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到普通話的連接與溝通價值。通過協作式建構游戲自然激發兒童普通話交流意愿,孩子們從最初的羞澀試探,到主動用普通話表達想法,讓語言學習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表達”。
活動現場。
在安全教育環節,團隊推行“安全知識語言化”教學法,采用情境模擬與普通話兒歌傳唱等生動形式,圍繞居家、出行、校園、網絡和隱私安全五大主題,將安全知識融入日常語言練習。隊員們用清晰溫柔的普通話講解案例,將安全要點轉化為朗朗上口的普通話口訣,實現“學語言”與“保安全”雙目標同步達成。
針對暑期安全防范,團隊重點開展防溺水科普。隊員以標準普通話配合動作演示,講解溺水風險與自救要領,提升孩子們的水域安全意識。現場發放的普通話安全手冊,進一步鞏固了知識記憶,也延伸了語言學習的場景。
活動現場。
團隊注重普通話訓練與健康教育的融合創新。借助“常見疾病普通話發音卡”,帶領孩子進行口部肌肉訓練和學習口部操,既提高發音清晰度,也自然融入疾病預防常識,實現語言能力與健康素養的雙提升。
為激發學習熱情,團隊實施“趣味互動+語言自信”計劃。孩子們用黏土塑出姓名首字母,用普通話介紹自己的作品;童聲朗誦古詩童謠,自信展示學習成果。通過個性化創作展示和肯定性評價機制,幫助兒童建立“敢說、會說、樂說”的普通話應用自信,許多孩子從低頭不語到踴躍舉手,普通話成為他們勇敢表達、展現自我的自信橋梁。
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堂普通話推廣課,更是一次深刻的成長陪伴和情感交流。貴州工商職業學院“聲耕黔嶺”推普實踐團用語言播種希望,用關懷溫暖童心,實現了推普工作從“簡單語訓”到“綜合育人”的轉變,通過“語言+安全+健康”的多維賦能,為鄉村兒童打造了“學普、用普、愛普”的成長環境,為民族地區推普工作提供了“教學有趣、學用結合、綜合賦能”的實踐樣板,切實推動了推普工作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圖/文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