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江口:強村富民“領頭雁” 服務群眾“貼心人”

近日,筆者走進貴州省江口縣桃映鎮茶溪村,深入了解該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奮進故事,現任桃映鎮茶溪村黨總支書記、主任任軍華帶領全村增收致富的實干事跡成為焦點。
任軍華出生于1980年8月,在2013年被群眾推選為村干部以后,任軍華始終將帶領全村增收致富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一門心思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實干為筆,以奉獻為墨,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和服務群眾的基層實踐中,生動詮釋了“領頭雁”的魄力與“貼心人”的溫度,書寫了鄉村振興的新答卷。
貴州江口:強村富民“領頭雁” 服務群眾“貼心人” 。
發揮模范作用,筑牢戰斗堡壘
任軍華堅信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他始終堅持把抓班子、帶隊伍、聚合力、促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同時,任軍華狠抓村“兩委”學習、黨員議事、黨員一對一幫扶等制度,制定了村務公開、黨支部和村委會聯席會議等10多項村級管理制度,推動支部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任軍華還注重從返鄉畢業大學生、退役軍人、致富帶頭人中發展黨員,并從中培育村級后備力量,進一步筑牢人才“蓄水池”,為茶溪村發展注入強勁活力。今年來,吸納積極分子5人,儲備村級后備力量2人,動員優秀年輕人到村工作1人,茶溪村黨支部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
牢記為民宗旨,凝聚發展合力
G654改擴建是桃映鎮的一項重大民生項目,桃映段路途經茶溪村,涉及周邊房屋及附屬物拆除較多,但時間緊、任務重、協調難,任軍華便將“黨員先鋒崗”設到施工最前沿,充分發揮“白+黑”“5+2”“晴+雨”的作戰精神,主動入戶做好政策解讀、條款解釋工作,通過院壩會、群眾會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苦口婆心地給群眾答疑解惑,他幫助協調水電遷改、房屋征收、墳地征遷、林木確權等問題困難60余起,協助簽訂補償安置協議48份。
貴州江口:強村富民“領頭雁” 服務群眾“貼心人” 。
面對施工中因噪音、揚塵、臨時用地等引發的矛盾糾紛,任軍華總是帶領村干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他耐心地向村民宣講政策法規,闡明道路建設的長遠意義,以真誠溝通搭建對話平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80余起。在G654改擴建項目中他以耐心溝通消弭分歧,以溫情服務化解矛盾,既維護了施工秩序和社會穩定,更凝聚起了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發展特色產業,推進強村富民
任軍華深知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他圍繞全縣“2+2”現代產業規劃,依托茶溪自然資源優勢,帶領群眾大力發展黃金芽、白茶等名優品種種植,建成1300平方米的集體經濟茶葉加工廠房,構建起集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2025年,發展集體經濟茶園320畝,年收入約25萬元,帶動周邊群眾務工2500余人次。
貴州江口:強村富民“領頭雁” 服務群眾“貼心人” 。
為帶動群眾共同增收,任軍華還探索出“仔豬入戶代養增收”新模式,由村集體合作社為群眾提供仔豬和養殖技術指導,由鎮村畜牧技術員負責蘿卜豬的治療和防疫工作。養殖成熟后,合作社以高于市場白豬價1元/斤回收,切實降低群眾養殖成本和風險,激發村民內生動力。
為打開銷路,任軍華不斷加強與市場的對接,為縣臘肉廠、縣中小學營養餐計劃配送豬肉,并與“村生莫”等直播團隊達成合作,以直播帶貨的形式進一步打通銷路。今年來,發放豬仔47戶120頭,預計年收入26萬元,帶動群眾增收4萬元。
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家園
日子好了,精氣神也更足了,為強化村級精神文明建設,任軍華多次深入各村民組,通過召開“院壩會”“板凳會”等形式,大力向村民群眾宣傳鄉風文明建設、移風易俗等政策知識,倡導文明新風,摒棄陳規陋習,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并通過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等形式,積極開展孤寡老人走訪、移風易俗宣講、“兩清兩改兩治理”、放映公益電影等活動,切實把文明新風吹到廣大人民群眾當中,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移風易俗、環境保護的熱情,共同構建美麗和諧茶溪“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不斷提升。
茶溪村黨總支書記任軍華上黨課。
截至目前,組織召開院壩會、“兩清兩改兩治理”群眾會30余場次,入戶宣傳500余人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24個組“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已全部推進完畢,清理亂堆亂放62處。(圖/文 武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