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江口官和:“兩清兩改兩治理” 賦能鄉村蝶變

秋風送爽,天高云淡。走進位于武陵山脈梵凈山南麓的江口縣官和鄉,綠意撲面而來,80.02%的森林覆蓋率賦予這里得天獨厚的生態底蘊。作為榮獲“國家衛生鄉鎮”稱號的“梵凈福地”,官和鄉并未止步于此。如今,一場名為“兩清兩改兩治理”的環境革命,正讓這片綠色家園煥發新的光彩。
官和鄉全景圖。
聚力“兩清”:擦亮底色,讓鄉村面貌“新”起來
官和鄉作為典型的勞動力輸出地,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在鄉的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不少農房因長期空置、缺乏修繕,逐漸破敗坍塌。這些殘垣斷壁不僅成為村莊安全的隱患,更成為影響鄉村整體面貌和人居環境的突出痛點。
“萬事開頭難,破局的關鍵在于干部帶頭、率先垂范。”官和鄉政府副鄉長任潤山介紹,“我們迅速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整治工作,并發動全鄉干部職工、村‘兩委’成員和黨員帶頭開展‘兩清’行動。”
村民家中。
在江溪屯村,村民石維前家院角的“雜物山”成了首批整治對象。廢舊農具、朽木料堆了五六年,這次在鄉工作專班的幫助下徹底清理一空。“這塊地空出來后,我打算種上些花草,讓院子也靚起來。”石維前指著煥然一新的角落,臉上洋溢著笑容。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泗渡村。村委會旁一處搖搖欲墜的土坯房殘墻被順利拆除,泗渡村村委會主任冉小芬介紹說:“這處危墻存在多年,既影響村容又存在安全隱患。拆除后,我們計劃將這里改造成群眾文娛活動場所,村民們都很支持。”
針對清理出的空間,官和鄉創新推行“微改造”理念。在新田村,村民們充分利用清理出的地塊,有的砌起籬笆改建小菜園,有的栽上觀賞性花草,打造房前屋后的小花園,為公路沿線增添了勃勃生機。這些“微改造”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實現“方寸之地”盡顯“民生溫度”。
攻堅“兩改”:提升品質,讓生活環境“好”起來
“兩改”工作直擊農村生活痛點,不僅是改善人居環境的務實舉措,更是推動農民群眾傳統生活方式深刻變革的重要契機。
為打消群眾顧慮,深入推進“改廁”工作,官和鄉堅持示范引領與精準服務相結合。一方面,組織村干部和黨員率先完成自家廁所改造,建成一批“示范廁”,并組織村民現場觀摩,“眼見為實”地感受衛生廁所的便利與潔凈。另一方面,組建技術指導服務隊,上門為村民講解改廁政策、規劃選址、安裝要點,并全程跟蹤施工,嚴把質量關,徹底消除了群眾“怕不好用、怕不會用、怕費用高”的疑慮。
小院微改造。
“以前的旱廁,夏天蚊蠅亂飛,冬天冷風颼颼。現在的新廁所干凈衛生,跟城里一個樣!”談及改廁帶來的變化,官和村村民吳大爺連連稱贊。近兩年,官和鄉已完成衛生廁所改造250余戶,越來越多的村民用上了無害化、易維護的衛生廁所,實現了從“將就”如廁到“講究”如廁的根本性轉變。
改圈工作同樣成效顯著。官和鄉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開展系統摸排、科學規劃,通過建設標準化圈舍有效解決了以往畜禽帶來的異味擾民和面源污染問題。目前,全鄉已完成示范性圈舍改造5戶。
聚焦“兩治理”:健全機制,讓生態宜居“穩”起來
官和鄉堅持從機制入手,以垃圾和污水治理為抓手,筑牢長效管護根基,推動鄉村生態宜居從“一時美”邁向“持久美”。
污水治理方面,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原則,創新采用“集中處理+生態消納”相結合的模式——在人口聚集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對居住偏散的農戶,則通過生態處理方式,實現污水就地資源化利用。
如今,官和鄉溪流清澈、塘堰如鏡,一幅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
在垃圾治理方面,全面建立“戶收、村集、鄉轉運”的閉環處理體系。全鄉102個村民組科學布局分類垃圾桶120余個;組建15名專職保潔員隊伍,配備垃圾清運車,實行網格化管理。通過“一日一清運”機制,確保生活垃圾“不過夜、不堆積、不落地”。這一體系的順暢運轉,不僅使鄉村環境保持常潔常新,更從源頭上有效阻斷了蚊蠅滋生和疾病傳播途徑,讓村民切身感受到了“垃圾不落地,鄉村更美麗”的實實在在變化。
“以前趕集最頭疼,風一吹,塑料袋、包裝紙滿天飛,腳底下都沒處下腳。現在你看,路口巷尾都放著垃圾桶,垃圾車每天準時來清運,集市干干凈凈的,我們擺攤的心情都舒暢多了!”正在整理攤位的王大姐笑著說道。
推進“衛生家庭建設”:示范引領,讓文明新風“樹”起來
環境美了“面子”,更要美“里子”。官和鄉將“衛生家庭”建設作為涵養文明鄉風、鞏固治理成果的重要抓手,推動愛干凈、講衛生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成為一種新風尚。
官和鄉通過“組評比、村推薦、鄉評定”三級聯動機制,扎實開展“衛生家庭”創建評比活動,形成“戶戶爭創、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泗渡村村民李大姐家院里,物品堆放整齊,廚房灶臺潔凈,門上“衛生示范家庭”的牌匾格外醒目。“現在村里人都愛干凈,評上了示范戶,可得繼續保持,不然多不好意思。”李大姐的話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聲。這種“比一比、看一看、學一學”的評比方式,形成了強烈的示范帶動效應。目前,全鄉已評選出各級示范戶11戶,一個個整潔美麗的庭院成為點綴鄉村的最美風景。
衛生家庭授牌。
“‘兩清兩改兩治理’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關鍵舉措。”官和鄉黨委書記陳藝說,“我們將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以這項行動為重要抓手,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全面激發‘自己家園自己管’的內生動力,加快實現從‘環境美’向‘治理優’的深刻轉變,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堅實基礎。”
從“一處美”到“全域美”,從“一時凈”到“持久清”,官和鄉的蝶變才剛剛開始。在這里,生態美正轉化為發展動能,成為鄉村振興最堅實的底色。(圖/文 姚田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