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鄉村》覓境在貴州從江錄制收官【2】
近日,聚焦中國鄉村生態、民族文化、非遺技藝與當代生活美學融合的沉浸式體驗微綜藝《你好鄉村》第一季第二期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完成錄制并正式收官。節目攝制組深入神秘的占里侗寨、被譽為“最后一個槍手部落”的岜沙苗寨、擁有世界三大沐浴文化之一的高華瑤寨、中國最美梯田之一的加榜梯田,用鏡頭捕捉鄉土風情,挖掘民族文化根脈,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別具一格的鄉村文化盛宴。
住進村寨里,觸摸文化的脈搏
“我們希望通過沉浸式體驗,讓觀眾感受到鄉村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游覽。”節目總導演仲明(鮑廣樂)在錄制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節目組邀請了數位嘉賓作為“鄉村尋覓員”,深入各個村寨,與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全方位參與村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傳承中。
在占里侗寨,體驗官們參與了當地特有的“款約”盟誓儀式,了解這個有著700年歷史、人口自然增長率近乎為零的神秘侗寨,如何通過傳統習俗與古老智慧,維系著人口與生態的平衡。“這就像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們感受到了占里侗寨對傳統的堅守,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體驗官方尋NANA在參與儀式后激動地說。
而在岜沙苗寨,體驗官們則親身感受了苗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跟隨寨中槍手學習火槍射擊技巧,體驗鐮刀剃頭這一古老的成人禮儀式,還參與了蘆笙舞表演,與苗族同胞們一同載歌載舞。“岜沙苗寨的男人們腰挎砍刀、肩扛火槍,保留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仿佛穿越回了千年之前。”體驗官雨宗林感嘆道。
指尖上的技藝,在體驗中傳承
《你好鄉村》節目始終將非遺傳承作為重點呈現內容。在高華瑤寨,嘉賓們深入了解了瑤族藥浴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這里的藥浴配方有百余種,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瑤族藥浴傳承人趙成文一邊向體驗官們介紹,一邊演示著藥浴的熬制過程。體驗官們紛紛走進熱氣騰騰的藥浴桶,親身體驗瑤族藥浴帶來的身心放松。節目組通過鏡頭,詳細記錄了從采藥、制藥到藥浴的全過程,讓更多人了解到瑤族藥浴的神奇功效與文化內涵。
此外,節目還關注到了當地的瑤族制香、傳統造紙工藝等非遺項目。在高華瑤寨的制香工坊里,62歲的瑤族制香傳承人趙大哥正端坐于木桌前,手持竹簽,展示著傳承三百年的古法制香技藝。他將竹簽蘸上山泉水,再滾上一層用百年水碓碾出的天然樹皮香粉,反復沾取均勻,香體逐漸密實如木。“我們制作瑤香靠的是樹皮遇水自黏的天性,不加一滴膠水。”趙大哥一邊操作一邊向體驗官們講解,“寨里祭祀、節慶都離不開它。”體驗官們也學著趙大哥的樣子,挽起袖子嘗試蘸水、滾粉,雖然一開始香粉頻頻散落,但在趙大哥的耐心指導下,漸漸掌握了技巧,成功做出了第一把扎實的瑤族傳統香。節目組用特寫鏡頭記錄下香粉在竹簽間層層包裹的細節,讓觀眾直觀感受這項古老技藝的溫度與智慧。
文化“出圈”,帶火家門口的幸福
近年來,從江縣一直以豐富的民族文化為內核,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持續探索“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振興路徑。而《你好鄉村》的錄制與傳播,讓這條路徑迎來了“加速鍵”——那些曾藏于深山、鮮為人知的村寨與技藝,借助節目鏡頭走進全國觀眾視野。
從江縣委宣傳部部長石娜則說道:“從江的鄉村振興,從來離不開文化的‘打底’。《你好鄉村》最關鍵的作用,是讓我們藏在深山里的民族文化‘活’了起來——當全國觀眾看到占里的‘款約’智慧、高華的瑤浴溫情,不僅會想來從江旅游,更會認可我們的文化價值。”
“《你好鄉村》就像為從江文旅打開了一扇‘新窗口’。”從江縣文旅局局長朱以春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節目通過展示從江豐富的民族文化與鄉村生態,吸引了更多游客的關注,為我們的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通過節目錄制,當地一些原本鮮為人知的村寨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特色民宿、農家樂等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村民們的收入顯著增加。在加榜梯田,當地村民利用梯田景觀優勢,開辦了多家民宿,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以前我們主要靠種地為生,收入微薄。現在通過發展旅游,日子越過越好了。”加榜梯田稻夢空間民宿老板笑著說。
讓鄉村,成為更多人的“詩與遠方”
《你好鄉村》節目制片人表示,節目旨在通過創新的表達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鄉村、關注鄉村、熱愛鄉村。“我們希望打破大眾對鄉村的刻板印象,展現鄉村豐富多彩的一面,激發大家對鄉村生活的向往。”
據了解,節目通過紀實性的拍攝手法,將從江的自然風光、民族文化、鄉村生活等元素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在拍攝過程中,節目組注重挖掘人物故事,展現村民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使觀眾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鄉村的人文關懷。許多參與錄制的體驗官表示,這次鄉村之行讓他們對鄉村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珍惜鄉村的文化遺產。“回到城市后,我會向身邊的人分享這次難忘的經歷,讓更多人了解從江的魅力。”體驗官鐘夫翔說。
據悉,《你好鄉村》第一季第二期將于近期在央視相關頻道及各大新媒體平臺播出,屆時觀眾將跟隨節目鏡頭,一同領略從江的鄉村之美,感受民族文化與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見證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圖/文 盧彥竹)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