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村字號”觀察系列報道之三
婁山觀 | 一場鄉土夜宴 何以激活鄉村經濟“一池春水”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在黔北的青山翠谷間,一場酣暢淋漓的桐梓“村晚”在光影交織中拉開帷幕。
臺上,歡歌妙舞,好戲連臺;臺下,熒光閃爍,掌聲雷動。“吼一嗓子真舒服!”拉歌對唱后,來自四川內江的游客張碧娟忍不住贊嘆:“真是年年都想來!”
“村晚”表演。陳桂良攝
“熱鬧”“暢快”“接地氣”,是多數游客對桐梓“村晚”的直觀感受。一座山中小城的鄉土夜宴,何以如此打動人心?
從夏夜聯歡到四季“村晚”
“走,上楊家院子消夏耍去!”
天剛擦黑,位于桐梓縣九壩鎮山堡社區的楊家院子陸續聚滿了川渝游客。沒人組織,也沒有刻意編排,音樂聲一響起,當地人與外地游客便踩著節拍踏歌而舞。
桐梓縣九壩鎮鄉村民宿蓬勃發展。陳桂良攝
作為一家經營多年的鄉村民宿,一入夏,院里天天都有這樣的光景。
連續10年來桐梓避暑的重慶大爺周開龍回憶,“自打我到這兒來,每天飯后都有人在院壩里‘吹拉彈唱’,好不熱鬧!”
海拔1300米,夏季平均氣溫23℃,森林覆蓋率超80%,每立方米負氧離子濃度高達2.9萬個……一組組數字背后,揭示了川渝游客來黔旅居的生態密碼。
早在2006年,桐梓縣便依托毗鄰重慶的區位優勢和涼爽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每逢夏季,重慶、四川等地的“候鳥式”游客紛紛前來避暑旅居,高峰期人數可達20余萬人。
“那時,為豐富避暑生活,外地游客和本地店家就自發組織了消夏晚會。”談起庭院里的夏夜聯歡,九壩鎮黨委書記趙德富擺手道,“沒人在乎你唱得怎么樣,跳得好不好,這壩子里,人人都是主角!”
十里云湖度假區。陳桂良攝
如今,小型的消夏晚會逐漸演變為客主一家親的大型“村晚”——城里人,鄉里人,同登一個臺;外地話、本地話,同唱一首歌。數據顯示,2024年桐梓“村晚”參演人數達2.66萬人次,其中游客占比45%。
今年3月,貴州桐梓四季“村晚”在桐梓縣官倉鎮啟幕。“村晚”圍繞“春季百花開、夏季大聯歡、秋季大豐收、冬季大團年”主題,由“一季”變“四季”,化作全年不停歇的全民狂歡。
截至今年5月,桐梓縣累計舉辦“村晚”系列活動近300場,演出節目4000余個,參演人員達3萬人次。
“村晚”唱熱旅居路,民宿連起“第二鄉”
“沒想到退休了還能上臺露一手,心里別提多激動了!”在桐梓縣九壩鎮十里云湖度假區,旅居于此的重慶游客牟元敏一邊掏出手機,一邊翻找登臺的表演照片,臉上笑開了花。
桐梓“村晚”現場。陳桂良攝
2024年8月,作為十里云湖舞蹈社社長,牟元敏帶領10余位社群成員首次亮相桐梓“村晚”,在數千名觀眾注視下,演繹舞蹈《萬泉河水清又清》;今年8月,牟元敏又籌備了兩支舞曲,欲登舞臺再展風采,“也算為這趟路途留下美好念想”。
與牟元敏只在夏季避暑不同,重慶游客熊愛軍早已將桐梓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這里的山水養人,每次來都要住上小半年,哪兒舍得走喲!”自2022年起,熊愛軍就帶著一家五口入住十里云湖,成為這里的“新村民”。
作為集避暑、康養、娛樂于一體的旅居項目,九壩鎮十里云湖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康養住宅2590戶,一期已銷售800余套旅居房。據十里云湖總負責人張春介紹,其中川渝游客的購房比率超90%。
旅居地產蓬勃發展的同時,鄉村民宿也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

前來避暑納涼的游客。陳桂良攝
前不久,在距“村晚”主舞臺3公里外的槐子村,由當地5家閑置農房聯合改造的“觀山小院”民宿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為桐梓夏季“村晚”備好住宿,迎接八方來客。
“剛把民宿掛網上,就接到好幾筆來自四川、湖南、深圳、北京的訂單,到7月底就訂出了90%的房間。”提及“村晚”前后的經營情況,“觀山小院”民宿負責人令狐紅偉直言,“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收入完全不遜于在外做生意!”
看到令狐紅偉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當地13戶村民也開始破土動工,將自家房屋改造成鄉村民宿,預計提供150余間房,300多張床位。
搭乘鄉村旅游東風,九壩鎮鄉村民宿從2012年的103家增長至如今的900多家,床位規模也突破4.6萬張,其中,包月包吃的民宿占比達92%。
近年來,桐梓立足生態稟賦,以“村晚”為載體,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成功將“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2024年,桐梓累計接待游客1689.54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193.99億元。
“村晚”搭臺聚人氣,農產俏市旺四方
天剛蒙蒙亮,九壩鎮山堡社區鄉村集市的蔬菜瓜果、肉禽蛋奶已被整齊碼放,升騰的煙火氣與躍動的經濟脈搏同頻共振。
避暑游客在鄉村集市選購農產品。王洪婭攝
當地居民馬光培將鹵豬耳麻利地切割打包,遞給今早的第一批食客,“‘村晚’火了,咱家鹵肉攤的人氣也跟著旺了!”
今年7月,桐梓夏季“村晚”在九壩鎮山堡社區盛大開幕。活動期間,常住人口僅2萬余人的鄉鎮,卻有超11萬名外地游客紛至沓來。
他算了筆賬,“之前一天掙不到2000元,現在光是鹵鵝就能賣60多只!”說話間,鹵豬蹄、鹵牛肉、鹵雞肝等十余種鹵貨正銷得火熱。
與馬光培一樣,經營鄉土豬牛羊肉生意的老板陳治永也賓客盈門。“過去只用囤10頭牛,現在要囤50頭牛才能滿足大伙兒的消費熱情。”據了解,自桐梓“村晚”2023年出圈以來,陳治永年均增收20%以上。
另一邊,在令狐天馬生態葡萄采摘園,個大皮薄、香氣沁鼻的葡萄正掛滿枝頭,游人點綴其間,絡繹不絕。
令狐昌亮正在采摘葡萄。王裕攝
據介紹,占地面積13畝的采摘園內共育有“金手指”“陽光玫瑰”“醉金香”“妮娜皇后”等8類葡萄品種,平均畝產達3000余斤。
“根本不夠賣,需要提前半個月預訂。”葡萄采摘園負責人令狐昌亮透露,僅去年,園區的利潤就超30萬元,來采摘的回頭客占了近一半。
今年,為豐富園區作物種類,令狐昌亮還發動了周邊6家農戶擴種2畝西紅柿,“預計增收5萬余元”。
......
以上種種,只是桐梓“村晚”賦能鄉村產業發展的縮影。
數據顯示,2024年桐梓“村晚”舉辦期間,帶動當地新增就業超7000人,拉動蔬菜銷售6700余噸、肉類銷售530余噸,同時助推方竹筍、牛肉干等農特產品銷售額突破2200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