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劍河:山林雞鳴聲聲響 生態致富路正寬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哨鎮巫虎村九虎自然寨林下養雞場里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成群結隊的土雞在林木下自由踱步,時而低頭啄食叢林中的小蟲,時而振翅飛上低矮的枝頭。這批即將出欄的2000余羽林下雞,正是巫虎村九虎自然寨林下養殖場交出的又一份“綠色答卷”。

養殖場負責人石國城在查看雞的身體情況。岑光柱攝
走進九虎自然寨林下養殖場,漫山的雞群在“喔喔喔”地歌唱。管理員姜通貴正忙著將玉米進行粉碎,隨后與養殖場負責人國光城一起推著載有玉米粉的推車,給雞場內各處覓食和在雞圈里停留的雞群投食。隨著他們的呼喚聲,雞群爭相從四面八方聚攏,場面十分熱鬧。
“我們的雞要養足200天以上,平時就在林子里跑,吃的是野草蟲子,補喂些玉米粉。”國光城一邊撒著玉米粉,一邊介紹道。“這樣養出來的雞肉質緊實,燉湯特別香,很多老顧客都是沖著這個味道來的。”

管理員在給雞群投食。岑光柱攝
林下養雞不僅讓雞肉品質得到提升,更巧妙地實現了生態循環。雞群幫助林木除蟲除草,糞便又成為天然的肥料,這種“以林養雞、以雞育林”的模式,讓荒山變成了“綠色銀行”。巫虎村九虎自然寨林下養殖場建于2017年,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
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該養殖場始終堅持“生態放養,品質保障”的原則,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成為當地群眾選購生態雞蛋、生態雞的首選地。按照當前市場價,每斤林下雞可以賣到25元,預計全年收入超10萬元,持續鞏固巫虎村產業基礎、壯大村集體經濟。

雞群在覓食。岑光柱攝
“我們堅持‘靠山吃山’,更要‘吃出新意、吃出特色’。”劍河縣南哨鎮黨委委員李成志表示,除了林下養雞外,鎮里還積極發展辣椒種植、中藥材種植等多元產業。“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林下經濟方面的多元發展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南哨鎮巫虎村的林下養雞產業,是劍河縣探索林下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這種“以綠生金”的產業發展模式,不僅盤活了豐富的林地資源,更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隨著綠色健康消費理念深入人心,劍河縣林下經濟正煥發出全新活力,為當地群眾鋪就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致富之路。(岑光柱、彭開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