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高速“雙節”保暢有妙招——
無人機“空中執勤”,精準治堵
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行駛在G60滬昆高速貴清段時,許多司機留意到,往年此時的堵車“長龍”不見了。這份“輕松”背后,是一組令人振奮的實測數據——與2024年同期相比,該路段日均緩行時長下降29.95%,擁堵長度縮短30%。
可喜變化,源于無人機自主巡飛系統的科技助力:每日車流高峰時段,3架無人機組成“低空鏈式監控矩陣”,沿G60滬昆高速貴陽與清鎮雙向同步巡飛,實現25公里路段全范圍覆蓋。

貴州高速貴陽營運中心路網大廳一隅。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借助高清鏡頭相機與AI檢測技術,無人機能快速捕捉車輛違停、輕微事故等異常,并同步推送至路網大廳。”貴州高速貴陽營運中心路網運營部負責人介紹,“雙節”期間,無人機累計完成141航次飛行,巡飛總里程1232公里,發現異常事件105起。
G60滬昆高速貴清段素有“交通咽喉”之稱,沿線途經4處收費站、6座隧道、3處樞紐互通,更有41座大中小型橋梁和1座特大斜拉索橋。因車流量大,這里歷來是節假日緩行的“老大難”路段。

“雙節”期間,無人機巡飛畫面。貴州博睿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如今,這一局面正被科技悄然改變。2023年4月,全國首個智能感知公路巡檢飛行平臺——無人機自主巡飛系統在貴清段投入測試運行。該平臺由貴州博睿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搭建,實現了無人機自動任務規劃、日常道路巡查、事件檢測與上報的智能化。
在貴州高速貴陽營運中心路網大廳,監控大屏實時顯示著路面情況與無人機傳回的數據。“系統檢測到可能擁堵時,無人機立即鎖定源頭,1分鐘內將‘事發位置、影響范圍、車流趨勢’同步至路網大廳。”貴州博睿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吳正榮說。
接到信息后,路網大廳隨即啟動預警機制——通過交廣臺循環播報分流提示,聯動導航地圖推送實時路況,調控沿線11塊可變情報板發布預警信息。今年國慶中秋期間,這套系統累計發布預警105次,提前化解擁堵風險40起。

“雙節”期間,無人機巡飛畫面。貴州博睿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預警只是開始,關鍵的是后續處置。”路網運營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旦確認事件,路網大廳立即啟動“空中—地面”聯動控制流程:無人機持續懸停事發區域,實時傳回畫面并進行喊話引導;同時調度就近地面力量快速響應,通過“遠端分流+近端管控”,將影響范圍控制在1公里以內。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無人機“高空覆蓋+AI識別”雙重優勢,輕微事故中,指揮中心還可遠程指導當事人使用“快處快撤”程序,無需等待交警到場即可完成責任認定。“雙節”假期,通過無人機完成“快處快撤”26起,占事故總量的13.6%。
對于車輛故障,無人機提前確認故障車車型,調度對應清障設備前往;面對路面拋灑物,無人機精準標記位置,地面人員可直接定位處置……多項措施疊加下,異常事件平均處置時長縮短至12.6分鐘,較2024年縮短25.9%。

日常巡檢。貴州博睿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我們專注這件事2年多,累計飛行1096小時,巡查總里程32421公里,處置事件1662起。”吳正榮用數據展示了堅持的價值。他表示,目前無人機應用主要聚焦在路網運行管理,未來將向養護監管、橋梁巡檢等領域拓展,創造更多價值。
從輔助巡飛到深度融合,無人機正以其獨特視角,與高速公路管理業務緊密結合,推動“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快處置”全鏈條管控體系高效運轉,為人民群眾營造更加安全、暢通的高速公路出行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