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專項整治交通不文明行為 繪就城市文明出行新畫卷
當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車輛隨意掉頭、行人翻越護欄等交通不文明行為,仍給道路安全與通行效率帶來隱患。連日來,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開展城市道路交通不文明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全力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
10月15日,筆者在平壩區行政中心紅綠燈十字路口看到,交警身著執勤服早已到崗就位。這個固定崗位如同“交通哨兵”,通過引導車輛行人、維護通行秩序,為路口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

專項整治交通不文明行為 繪就城市文明出行畫卷。
“這個崗點由兩個人輪值,一個人至少是5到6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主要是勸導違停車輛、行人闖紅燈,還有摩托車駕駛員不戴頭盔等不文明行為,不論天晴和下雨,我們都會在固定崗位值守,希望廣大的交通參與者,共創文明交通環境。”平壩區公安局交警大隊騎行組隊員彭波說。
文明城市創建,交通文明是核心抓手,更需多方協同發力。平壩區通過召開專題會議,清晰劃分各部門職能職責,將車輛隨意掉頭、行人穿越護欄等不文明行為列為整治內容,推動整治工作落地見效。

專項整治交通不文明行為 繪就城市文明出行畫卷。
作為整治“主力軍”,平壩區公安局交警大隊科學調配警力,在城區人流密集的紅綠燈路口設“固定崗”,實時勸導不文明行為;靠“流動崗”加強道路巡邏與違停查處;以“護學崗”嚴守學生上下學時段,守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同時依托監控系統,提升交通違法取證與查處效率。
“每天孩子上下學,我們都看到交警在學校門口維持交通秩序,交通很暢通,不會像以前一樣堵,我們很感謝他們,為家長和學生服務。”學生家長柏女士說。

專項整治交通不文明行為 繪就城市文明出行畫卷。
針對不同亂象,平壩區實行“分類治理”:面對車輛隨意掉頭問題,堅持“疏堵結合”——通過“監控+巡查”雙管齊下,在強化宣傳教育的同時依法加大處罰力度,還同步優化城區交通標志標線,在車流量大的路段增設醒目禁止掉頭標志,從源頭引導車輛規范行車;針對行人翻越護欄行為,則以“勸導+宣教”為主,通過現場講解安全知識,提升行人文明出行意識。
“我們大隊認真分析研判,合理安排警務,首先安排固定崗點、機動勤務崗點,主要針對主城區的二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不按規定佩戴頭盔、違規騎乘多人,還有未成年人騎乘摩托車等不文明行為。其次是針對大中型貨車入城的情況進行整治。通過整治讓廣大群眾增強交通安全意識,通過處罰和勸導相結合,讓大家從意識上動起來,不僅是我們交警參與,還有我們的廣大交通志愿者都來積極參與。”平壩區公安局交警大隊機動隊隊長鄭紅說。

專項整治交通不文明行為 繪就城市文明出行畫卷。
與此同時,平壩區還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渠道,全方位普及交通法規、曝光不文明行為。自9月份以來,區交警大隊已深入社區、學校、農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5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覆蓋群眾3200余人;每月定期組織召開1—2次“兩客一危一貨一網”道路運輸企業警示約談會,從源頭壓實企業責任;累計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14679起,形成有力震懾。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會針對主城區幾個易堵的點,增派警力,希望警民積極參與,共同營造整治氛圍。”鄭紅說。(圖/文 張輝、王 丹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