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團隊獲2024年度貴州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近日,由貴州大學教授周少奇領銜,與華南理工大學、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沂蒙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天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基質重度失衡型氮肥廢水生物脫氮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2024年度貴州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貴州大學周少奇團隊獲2024年度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項目針對國際上生物脫氮研究的重大缺陷,依據周少奇教授首創的生物脫氮電子計量學與COD/N比理論計量模型,研發了基質重度失衡型(低碳高氮型、高碳低氮型)化肥廢水水量、水質計量學控制關鍵技術與裝備,突破化肥廢水計量模型與處理過程優化控制關鍵技術、合成氨與氮肥生產全過程碳氮削減與末端治理關鍵技術,實現化肥廢水源頭削減及深度脫除關鍵技術與裝備的大規模工程推廣應用。相關成果曾獲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佳發明獎和中國專利銀獎。
30余年來,周少奇始終致力于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微生物細胞內的電子傳遞與生化反應機理與電子計量學研究,在微生物細胞內電子流層次的環境生物脫氮和碳氮磷協同減排的電子計量學基礎理論與計量模型取得突破后,致力于原創成果的工藝化、設備化、專利化、工程化、產業化等全鏈條創新,通過專利實施許可與產學研合作進行大規模推廣應用。其原創成果曾兩次獲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的專題報道,被譽為具有首創性和開創性。
2002年,周少奇由中組部選派掛任貴州省環境保護局局長助理,從此與貴州的土地有了不可割舍的情緣。結合貴州喀斯特環境特征和實際,周少奇積極與山東省城建設計院和四川華健環博投資有限公司等進行產學研合作,引進當時最先進、最實用的一體化氧化溝等污水處理技術,并在貴州進行針對性優化創新推廣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由于他依托貴州高校科研平臺延續扎根在貴州的掛職科研任務取得突出業績,后通過貴州省委組織部“成龍配套”引進的緊缺高層次人才計劃,從廣東“搬家”來到貴州,長期深入扎根西部,開展科技創新與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系列創新成果。

貴州大學周少奇團隊獲2024年度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農村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難題已經困擾我國西部7個省區60多年,周少奇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團隊提出技術創新方案,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和突破。另外,針對城市污水及農村污水、河道湖泊污染治理等關鍵技術,也因地制宜實現從基礎理論成果到產業化應用,為貴州環保技術進步和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在煉油廢水處理工程生物脫氮優化方面的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中國專利優秀獎;在城市污水同步脫氮除磷處理工程與應用方面的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在鄉鎮級、村組級和散戶級農村污水處理方面研發出系列成套關鍵技術與裝備,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垃圾滲濾液厭氧氨氧化協同硝化反硝化方面的成果實現工程化應用,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不僅如此,他的上述原創科研成果還多次獲得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杰出專利發明獎和最佳發明獎、世界杰出華人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等重量級國際科技大獎。2021年,周少奇教授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3年以來,他已先后5次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圖/文 貴州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