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農職院學子參觀“信·仰之間—革命先驅家書展” 感悟信仰力量
近日,貴州農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部組織經濟管理學系電子商務2025班36名學生,前往貴州省博物館學習參觀“信·仰之間——革命先驅家書展”,在泛黃的信箋與滾燙的文字中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學習參觀現場。
展覽大廳內,一份份承載著革命先輩深情與信仰的家書手稿,將師生們帶回風雨如磐的革命歲月。這些書信既是對骨肉親情的牽掛和眷戀,更是對革命理想的執著堅守,成為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生動教材。
馬克思主義教學部部長龍云敏在講解展覽主題時,給同學們分享了趙一曼烈士的家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這字字泣血的囑托,既是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愧疚與牽掛,更是一名革命者為國家民族獻身的堅定決心。

學習參觀現場。
聆聽完講解,龍淵同學深有感觸:“以前在課本中學習趙一曼烈士的事跡,總覺得隔著時空距離。今天通過家書重溫那段歷史,才真切體會到她作為母親的柔情與作為革命者的剛毅,這種家國取舍間的大愛,讓我對信仰二字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在黔籍革命烈士龍大道的家書展柜前,思政課教師鄧雅琪詳細講述了家書背后的歷史故事。龍大道烈士寫給父親的書信,既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更彰顯了“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斗到底”的堅定決心,引導同學們深刻體會革命先輩在國家命運與個人親情之間的艱難抉擇。

學習參觀現場。
李萍同學結合自身感悟分享道:“龍大道烈士的家書讓我深受觸動,他對革命事業的堅守。我們不僅要銘記革命先輩的犧牲與奉獻,更要將這份信仰力量轉化為學習動力。”
青年教師王佳燁給同學們講解革命先輩們是如何將“小我”融入“大我”,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楊貴偉同學談到:“這些家書讓革命先輩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活,他們的事跡,讓我明白了個人理想和國家前途命運是緊密相連的。”

學習參觀現場。
田茂廷和王金寶兩位同學分別分享了《致妻書》和嚴復烈士的事跡,并談道:“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信仰,今天的我們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同樣面臨著時代賦予的使命。這些家書是最好的精神滋養,家書中的每一句話都飽含著革命先輩的初心與使命,這些跨越時空的精神財富,將成為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激勵著自己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永不言棄。”
此次實踐教學活動打破了傳統思政課堂的局限,以“實地參觀+現場教學+互動分享”的創新模式,讓思政教育從“課堂講授”走向“實景體驗”,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通過將紅色家書作為思政教育的鮮活教材,讓學生在觸摸歷史、感悟精神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學習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文/鄧雅琪、圖/王佳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