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示范區建設繪就云巖區發展新圖景
人民網貴陽11月11日電(記者高華)11月10日,記者從貴陽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貴陽市云巖區扎實推進“四區”建設,獲得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市轄區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等榮譽。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經濟實力跨越升級,產城融合根基夯實。五年來,云巖區地區生產總值從860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1092億元,“十四五”末有望達1150億元,年均增長5.3%左右,躋身全省“千億市、區”行列,且是國土面積最小、經濟密度最大的區縣。通過規劃建設省級云巖經濟開發區,依托貴州工業設計城等項目,培育壯大生產性服務業與都市新制造。同時,以“云商會客廳”助企品牌優化營商環境,新增經營主體4.2萬戶,總量達15.41萬戶,“四上”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穩居全市前列。
文化魅力持續彰顯,老城煥發新生機。作為貴陽城市原點,云巖區實施“一河一道一片”項目,揭蓋復涌貫城河、貫通歷史城垣步道、改造復興文昌閣片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創新打造“路邊音樂會”“5·19民族巡游大聯歡”等文化IP,其中“路邊音樂會”成為全國基層文化創新典范,喚醒城市文化記憶,重塑“煙火老城、魅力主城”形象。
消費活力全面迸發,商圈能級顯著提升。該區聚焦消費升級需求,打造太平路、新印1950等文旅與夜間經濟新地標,培育精品咖啡、精釀啤酒等新消費業態,文昌閣“咖酒迷宮”成在地生活新風尚。創新“老貴陽·城廂街市”品牌,激活老街巷活力,中華路商圈躋身全國商業力百強第35位。2021至2024年,全區接待游客數、旅游總收入、過夜游客數年均分別增長4.65%、11.17%、21.22%。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幸福底色愈發厚重。五年來,云巖區建設29個“15分鐘生活圈”,推進“一圈兩場三改”,新增就業崗位18.89萬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萬元,連續四年領跑全省全市。改造城中村、棚戶區和老舊小區470萬平方米,惠及17萬人,免費開放黔靈山公園,教育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憑借優質生態環境,成為全省首個聯合國“自然城市”平臺入選區縣,連續六年上榜“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十四五”期間凈增常住人口13.4萬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