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威寧縣中醫文化館開館
——敘中醫情懷、講中醫故事、感中醫魅力
11月10日,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中醫院精心打造的中醫文化館在健康路院區正式開館。該館以現代化展陳與深度互動為核心,分為五大特色區域:植物標本展示區、中藥活體標本展示區、中醫文創產品展示區、中醫名醫展示區、中藥特色湯劑展示區。這一綜合性展館的落成,為公眾提供了零距離感知中醫藥智慧與魅力的窗口,標志著該院在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成為區域內首家具有鮮明中醫特色的文化展示平臺。即日起,中醫文化館正式對外公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觀調研。

威寧自治縣中醫院。
植物標本展示區凝聚了威寧自治縣中藥資源普查的豐碩成果。2013年,威寧被納入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貴州省33個試點縣后,于2014年成立領導小組并組建專班,以“專班+專家+專款+專車”模式構建全鏈條保障體系。專家組歷時18個月完成全縣41個鄉鎮街道625個村的普查,采集鑒定2000余份標本,發現800余種植物資源(含600種藥用植物)。該展示區特別精選具有威寧特色的普查標本,生動展現了威寧作為貴州省中藥資源普查試點縣的獨特生態價值與藥用資源稟賦。

中醫文創產品展示區。
中藥活體標本展示區依托現代生態保存技術,以植物密封環境調控為核心,將百余種活體植物以近原生狀態完整保存,其形態特征、活性成分得以長期穩定留存。其中,威寧特色道地藥材尤為矚目——天麻塊莖飽滿如初,百合鱗片層疊分明,黨參根須紋理清晰,半夏葉形舒展自然,萬壽菊花瓣色澤鮮亮,這些標本均采自本地原生環境,經科學處理后形成兼具生物學活性的“活體檔案”,為中醫藥文化傳承增添了直觀生動的實踐樣本。

植物標本展示區。
中藥特色湯劑展示區以“方證對應、藥味溯源”為設計理念,聚焦四妙湯、白虎湯、大青龍湯及八珍湯等經典名方,通過原藥材標本、炮制工具與配伍圖譜的三維聯動,構建起“方-藥-效”的沉浸式展示空間。展區以透明亞克力模框展示各味藥材,如四秒湯的紫草、灸甘草、升麻、糯米經古法炮制后色澤分明;白虎湯的石膏、知母、灸甘草、粳米按比例陳列,藥種類與藥效均有詳細備注,讓觀眾直觀感受中藥配伍的千年智慧。

中藥活體標本展示區。
中醫文創產品展示區集中呈現了威寧自治縣中醫院精心研發的純手工中藥文創產品,包括以中藥為原料制作的棒棒糖、洗發皂、鼻炎香囊與防蚊香囊,以及融合傳統工藝的艾草枕等。這些產品不僅保留了中藥的天然特性與功效,更通過創意設計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全方位展現了中醫藥的獨特魅力與實用價值。此外,展區還展示了針對兒童健康的小兒化痰止咳膏方,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徐書教授研發的舒肝散結膏。值得一提的是,徐書教授的舒肝散結膏憑借其顯著的療效,得到了眾多患者的好評,進一步體現了中醫藥在調理身體、促進健康方面的卓越作用。

中藥特色湯劑展示區。
中醫名醫展示區通過展示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的簡介及相關經典醫籍,讓后代深入了解他們的醫學成就與故事,更好地傳承中醫藥文化?。此外,展區設置的“針灸銅人”全身穴位模型,直觀展示了人體經絡與穴位分布,幫助公眾更清晰地認識自身穴位,進一步普及中醫養生知識?。這一設計將歷史傳承與現代科普相結合,為公眾提供了零距離體驗中醫藥智慧的平臺?。

中醫名醫展示區。
下一步,威寧自治縣中醫院將積極申報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以中醫文化展廳、中藥種植園、中醫廉政文化展區及民族醫藥工作室為核心,通過文化展示、生態種植、廉潔教育、民族醫藥傳承等多元形式,構建中醫藥特色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文化的普及與傳承。(圖/文 威寧自治縣中醫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