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湖區眾志成城同心抗疫——
疫情之下 那些溫暖的瞬間
9月9日零時起,觀山湖區除個別區域外,解除臨時靜態管理。9月3日6時至9日零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區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在這場戰爭中,大家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留下了許多溫情的場景。
金海域百名志愿者
積極參與防控工作
“在臨時靜態管理期間,我們社區有一支志愿者隊伍每天奔赴抗疫一線,助力全員核酸檢測工作。”9月11日,觀山街道金海域社區有關負責人說。
據該負責人介紹,9月3日,金海域社區全員核酸檢測開始。社區在冊黨員、轄區黨員、熱心群眾、愛心企業紛紛行動起來,積極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截至9月5日,社區黨員、群眾組建起一支志愿服務隊,共有志愿者100人。
來自上海的翟濛,曾經在上海協助居委完成了近50次、30萬人次的全員核酸檢測,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此次探親來到金海域社區,在聽到這里需要全員核酸檢測后,主動向社區報備加入金海域社區志愿服務隊,并將其全員核酸檢測經驗運用到這次行動中。
70歲的退役老兵高朝旭,第一時間響應社區號召,不但自己積極參與防控工作,還帶動自己兒子一起加入社區志愿服務隊伍。
為了統籌安排好志愿者的崗位,社區第一點位隊長操孟鵬,每次在志愿者集結前就做好了分工,年紀大的志愿者安排到相對輕松的點位,年紀輕的則發揮他們行動便捷的特點,分配他們做入戶工作。
主要負責“掃樓”的志愿者譚志立,每次上門通知居民做核酸檢測的工作,遇到敲門沒回應的住戶,他都會認真做好登記,逐一打電話核實。“既然我負責‘掃樓’,我就要‘掃好樓’,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福州街燒烤店老板
每天提供愛心盒飯
9月9日中午11時,在送出最后一批100盒愛心盒飯后,世紀城街道福州街尋味江湖燒烤的老板張堡長長松了一口氣,高興地笑了。
張堡說,疫情突如其來,大家都有責任貢獻一份力量。自己是做餐飲的,在這個特殊時期,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還有志愿者,就餐肯定是個大問題。于是,他與世紀城街道聯系,愿意每日免費為街道一線抗疫工作人員提供愛心盒飯。
于是,從9月3日開始,張堡帶著他的7名員工,每天精心地為街道的抗疫人員、志愿者做愛心餐。
“一線的工作人員、志愿者都很辛苦,我就想著一定要讓他們吃好。”張堡說,他決定要為大家提供午餐和晚飯時,就下定了決心,要一直保證一線人員的就餐問題,直到觀山湖區解除靜態管理的那一天。
雖然沒有面對面
但是大家心連心
9月7日,貴陽在全域范圍內完成一次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當天上午,長嶺街道會錦社區志愿者朱進在向居民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過程中,看到了讓他倍感溫暖的一幕——
掛在門口的收納袋,是由居民精心設計的。居民在收納袋上描繪了五星紅旗、門牌號、居住人數,同時在旁邊點綴了小小的紅色愛心和金光閃閃的小星星,并寫下了暖心的加油話語,對這些天辛苦工作的志愿者表達了感謝。
朱進介紹,這些天自己和社區部分鄰居就地轉化成為志愿者后,一直全力配合社區完成核酸檢測工作。“我們按照區里安排,首先在微信群里通知大家要做抗原檢測,請大家在各自門口放一個收納袋,讓試劑盒有安放之處,有效避免人員接觸。同時,為了防止有居民沒有及時收到群里消息,我們上樓隔著門告知居民情況,請他們做好準備,并發放‘觀山湖區核酸抗原自測申報表’,需要大家登記居家人數和測后結果。緊接著,我們按照順序,向居民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
“其實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沒想到會收到這樣的驚喜,我覺得很開心。”朱進說,在“掃樓”的過程中,已經有很多居民自覺掛上了收納袋。頗具創意的白色收納袋如同一道獨特的風景,讓他忍不住拍了照。“雖然我們沒有面對面,但大家心都是連在一起的。我們的工作還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理解。”他說。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帥弋 蔡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