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陽:路暢業(yè)興 景美民富
初秋時節(jié),瓜果飄香。貴陽市開陽縣南江村西梅采摘園內,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微風吹過,空氣中滿是誘人的果香。綠樹掩映間,隨處可見工人們采摘鮮果的忙碌身影。

開陽縣南江村西梅采摘園內,當地村民正在采摘鮮果。受訪者供圖
“西梅基地共2200畝,因臨近國道,既方便果品運輸,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yè)。”貴州硒梅果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德峰坦言,S101貴獅線提升改造以前,果品運輸路程長、耗時久,而現在運輸效率有了大幅提升,果品也更暢銷了。

S101貴獅線羊昌互通匝道。貴陽公路管理局供圖
S101貴獅線是貴陽地區(qū)國省干線之一,起于烏當區(qū)云景村,途經烏當區(qū)水田鎮(zhèn)、二堡鄉(xiāng)、羊昌鎮(zhèn)和開陽縣南江鄉(xiāng)4個鄉(xiāng)鎮(zhèn),沿線分布著羊昌花畫小鎮(zhèn)、南江大峽谷等7個景區(qū)景點。
近年來,貴陽公路管理局烏當公路管理段圍繞“綠色公路+旅游+農業(yè)”理念,立足帶動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和農特產品出山,打造出一條集休閑旅游、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產業(yè)致富路。

清鎮(zhèn)市虎山彝寨至琊隴壩生態(tài)宜居路(右二村)。貴陽公路管理局供圖
南江大峽谷位于開陽縣,以發(fā)育典型、氣勢宏大的喀斯特峽谷風光和類型多樣、姿態(tài)萬千的瀑布群落為特色,風光旖旎,景象萬千,有“喀斯特生態(tài)博物館”之美譽。
“從貴陽經S101貴獅線前往南江大峽谷約60公里,距離縣城30余公里,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6000人以上。”南江大峽谷景區(qū)總經理林文強介紹,依托便利的交通,南江大峽谷逐漸成為貴陽和周邊市民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無獨有偶,作為貴陽到畢節(jié)的交通要道,G212蘭龍線主干道附近有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中國陽明文化園、黔貴六廣溫泉3個景區(qū)。隨著路網結構不斷完善,3個景區(qū)不約而同迎來發(fā)展新機遇。

在G212蘭龍線,大山里的車輛“絡繹不絕”。貴陽公路管理局供圖
“今年暑期以來,園內日均接待游客1000人左右,外省游客占比也在不斷提高。”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常務副總經理譚松說,與去年同期相比,動物園收入約增加45%。
在中國陽明文化園,約有50%的游客通過G212蘭龍線自駕前來。與此同時,G212蘭龍線還是游客前往黔貴六廣溫泉的主要通道,每年約有8萬游客來此休閑放松。
今年,貴陽公路管理局再次對G212蘭龍線9處邊坡進行治理,并采取舊材料再利用技術對路面進行大面積修補。同時,通過設置智能會車系統、智能雨霧系統、智能邊坡監(jiān)測系統和智能應急避險車道系統,進一步提升道路安全性能。

在S104貴羅線沿線,特色農家樂鱗次櫛比。貴陽公路管理局供圖
在S104貴羅線沿線,特色農家樂鱗次櫛比。“S104貴羅線是通往花溪高坡系列景點的重要旅游通道,高坡云頂花海是沿線最知名的景點之一。”花溪區(qū)高坡苗族鄉(xiāng)石門村黨支部書記劉德琴告訴記者,當前正值旅游旺季,云頂花海的陸續(xù)開放,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住宿和餐飲都很火爆。

花溪高坡田園風光。鐘慶全攝
記者了解到,2016年,花溪區(qū)開始建設“溪南十錦”項目,S104貴羅線得到改造拓寬,游客也越來越多。目前,石門村共開辦農家樂2家、小商鋪4家,人均年收入從2016年的80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18000余元。
而對于G320上瑞線來說,“公路+旅游+研學”融合發(fā)展正悄然興起。

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路橋系”師生到花漁洞大橋開展暑期研學活動。人民網 王秀芳攝
在G320上瑞線沿線,有一座橫跨紅楓湖風景區(qū)及水源保護區(qū)的大橋——花魚洞大橋。2022年,該橋拆除重建工程斬獲橋梁界的諾貝爾獎,是全國首座獲此殊榮的普通國省干線橋梁,開創(chuàng)了“小橋”摘“大獎”的先例。如今,花魚洞大橋已成為周邊學校開展研學活動的重要場所。
“花魚洞大橋距離學校近,駕車經G320上瑞線過來約20分鐘就能到。”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路橋工程系教師向程龍直言,通過開展研學活動,把課堂搬到現場來,有助于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旅游產業(yè)欣欣向榮、農特產品出山入市、特色研學備受熱捧……沿著貴陽地區(qū)國省干線一路前行,目之所及皆是以路為基,帶動當地景區(qū)增效、村民增收的生動實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