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七星關:林業碳票讓綠水青山“變現生金”

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白馬山7萬余畝的國有林場內,百米高的樹木在陽光下舒展著翠綠的枝葉,其中,有一片占地3020.9畝的特殊區域,這里生長的松樹、杉樹,不再只是滿目蒼翠的風景——一張林業碳票,正悄然將這片綠色轉化為可計量的生態財富。
七星關區白馬山7萬余畝的國有林場內森林茂密。
“不砍一棵樹木,林場一樣可以掙錢!”七星關區國儲林項目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雷琴看著電腦里的碳匯權證笑著說。截至目前,公司已在“貴州省生態產品交易服務平臺”掛網交易兩筆,主要用于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后,可自愿購買林業碳票相抵。
雷琴口中的“生錢”鑰匙,正是七星關區大力推行的林業碳票。作為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的“生態先鋒”,全區275.2萬畝林地正經歷一場價值蝶變。在區委、區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林業部門精準發力,成功組織申報林業碳票2張、核定碳減排量12.05萬噸,為畢節市林業碳票最多的縣區。
七星關區白馬山國有林場樹木長勢茂盛。
“林業碳票,就是一張林業碳匯權益資產的‘身份證’。”七星關區石漠化管理中心主任余磊解釋,碳匯量以林木生長量增量作為測算基礎,并換算為二氧化碳減排量,最終以“票”的形式發給林木所有權人。
七星關區國儲林項目有限公司作為省級第一批林業碳票的持有人,于去年3月28日成功申報了該碳票,也是畢節市第一張省級林業碳票。“我們登記地點為白馬山林場3020.9畝的區域,經測算,在5年監測期內,這片區域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為24767.38噸,根據貴州省環交所掛牌收盤價93.5元/噸計算,預計經濟價值達到231余萬元。”雷琴介紹,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人或單位,可通過自愿購買林業碳票,履行生態賠償(修復)責任,每認購一筆林業碳票交易,即從其中扣減,直至用完。
省級林業碳票。
從蒼翠林海到可交易碳匯,七星關的“點綠成金”之路布滿荊棘。自林業碳票組織申報以來,區委、區政府成立專項工作組,高頻對接省市林業部門,將抽象的方法學轉化為符合本土林情的操作指南;并適時召開了專題調度會,進一步壓緊壓實各方工作責任,有力推進項目開展,同時區林業局強化技術服務,積極組織國有平臺公司對符合林業碳票申報的地塊,開展遴選和碳匯監測工作,鎖定全區碳匯優勢林地區域。
隨著畢節市國家級林業碳匯項目啟動,七星關已有1.98萬畝造林地通過省級數據庫審核,即將納入更大規模的碳匯資產包,未來可實現企業購買碳匯抵消排放,林農共享收益,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碳票交易憑證。
當“呼吸”成為可交易的資源,綠水青山便擁有了持續反哺百姓的造血能力。“下一步,七星關區將持續強化林業碳匯能力建設,培育專業人才隊伍,盤活全域森林資源,推廣林業碳匯的開展,助力于全區的綠色經濟發展。”余磊表示。(圖/文 邱夢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