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威寧:火把節“點燃”激情 “文旅+”釋放動能

近年來,旅居避暑逐漸興起,地處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依托夏季平均氣溫18℃的自然優勢,聚焦全域沉浸式避暑體驗,堅持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融合為徑,推出火把節系列活動,讓火把節“點燃”激情,“文旅+”釋放動能,成為威寧高質量發展的“燃燒引擎”。
火把節系列活動期間,威寧城區會展中心夜攤生意火爆,商販在為顧客制作美食。岳剛攝
近日,烏蒙狂歡·威寧火把狂歡季活動在威寧自治縣五里崗民族文化廣場火熱舉行,數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與威寧各族群眾沉浸在這場火與歌交織的狂歡中,為期一個月的火把節系列活動正式落下帷幕。
2025年雪山灼甫“村歌”示范展示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威寧自治縣避暑旅游季火把狂歡、房車露營系列活動期間,人們在進行篝火狂歡。岳剛攝
從7月18日開始的火把節系列活動期間,激情四射的篝火狂歡、精彩紛呈的民俗節目、飄香四溢的特色美食……讓從全國各地前來旅游避暑的游客深陷其中,在威寧掀起一場文旅旺、百業興的發展熱潮。
7月19日,在威寧自治縣火把節系列活動板底分會場,各族兒女圍著篝火盡情歡跳。趙慶能攝
威寧本地小伙祖國耀就在其中發現了商機,自己籌錢購買一批少數民族服飾,每當要舉行火把節時,就到會場擺攤向游客出租,生意異常火爆。
“外地游客非常喜歡我們的民族服飾,100多塊錢可以租一天,每天收入還是有四五千塊錢。”祖國耀樂呵呵地說道。
活動期間,全域沉浸式避暑體驗持續升溫,威寧“清涼經濟”帶來的消費場景熱度爆棚,縣城周邊餐飲、酒店出現了“一桌難求”“一床難求”現象。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威寧會展中心的小吃街人聲鼎沸,處處彌漫著“人間煙火”。燒烤、炸洋芋、涼粉等各類特色小吃琳瑯滿目,讓人垂涎欲滴。小攤前坐滿了八方來客,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消除一天的疲憊。
“我來這里避暑,也參加了幾場精彩的火把節,威寧很涼快,但是威寧人很熱情。”來自福建三明的游客鄧天福一邊品嘗美食,一邊盤算來年的旅游計劃,“威寧這么好的地方,明年我還要帶更多的朋友來。”
在猛火炒飯攤位前,攤主佘秀萍望著攤子前排隊的顧客,雙手上下翻滾,忙得不可開交。
7月19日,在威寧自治縣火把節系列活動板底分會場人山人海。趙慶能攝
“自從外地游客開始多,我又增加了好幾種口味,照顧不同地區游客的飲食習慣,每天就算不是飯點也忙不過來。”佘秀萍樂呵呵地說。
時間進入凌晨,在和風世界購物廣場三樓的“貴F”餐飲店同樣人頭攢動,餐飲店負責人施永來回穿梭在包間和后廚端菜,稍有歇息便仔細清點食材儲備。
“我們店主要經營烤魚和鐵板菜,晚上附帶燒烤。自從火把節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外地游客明顯增多,我們店生意也很火爆,這段時間每天營業額都在一萬元以上。”施永說。
在小吃街不遠的酒店集中區,各個酒店前“滿房”的標牌異常醒目。
“進入夏天以來,我們酒店幾乎天天爆滿,主要是來自四川、重慶和湖南的游客。”烏蒙度假酒店負責人吳先生說,在酒店訂單高峰期,訂單排了半個月。
文旅業態不斷豐富,經濟發展成績喜人。火把節系列活動期間,威寧累計接待游客人數和游客總花費均實現大幅增長,這場傳統與現代交織、自然與人文共融的火把狂歡,演繹著文化傳承與文旅創新“辦好一個節,激活一座城”的生動實踐,傳統節慶在威寧變成了可觸摸、可參與、可帶走的沉浸式消費場景。
2025年雪山灼甫“村歌”示范展示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威寧自治縣避暑旅游季火把狂歡、房車露營系列活動期間,灼甫草場地攤小吃火爆。岳剛攝
“我們將繼續用非遺的溫度、服務的精度、文化的厚度持續解鎖‘文旅+’的無限可能,讓游客的每一次轉身,都能遇見不同的風景,讓大家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威寧自治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家委說。
火把已盡,狂歡未央。當藝術喚醒沉睡的板底風情小鎮,當灼甫草原回蕩萬人狂歡的樂章,當詩詞中的蒼茫意境在百草坪觸手可及,“文化流量”逐漸轉化為“產業增量”,為威寧在新征程上奮筆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篇章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趙峰 趙慶能 岳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