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學院:“知行貴州”中外青年學子踐行“知”與“行”的統一

近日,在銅仁學院的精心組織安排下,為期一周的2025年“知行貴州”絲綢之路青年交流活動圓滿結束。來自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同濟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波蘭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泰國素萬那普皇家理工大學農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和國際學生,與銅仁學院青年志愿者一起,在活動中體驗傳統特色課程、參與美麗鄉村實踐、暢游銅仁青山綠水,親身感受黔東地區獨特的民間藝術和民族文化。
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體驗傳統特色課程,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舞龍舞獅、木雕、刺繡、造紙書法、儺戲、抹茶,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在銅仁學院里,中外青年學子學習體驗了舞龍舞獅和木雕石刻,了解銅仁學院在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技藝的典型做法;在中南門古城,大家深入黔秀非遺傳承館,了解黔秀文化、學習苗繡技藝,感受刺繡的傳統技藝之美。在書法之鄉印江,大家親身體驗古法造紙,深入學習了解印江合水古法造紙的72道工序,體會中國人民的勞動智慧;參觀書法展陳、學習書法、書寫漢字,感受書法的文化內涵和品質精神。在儺堂戲藝術之鄉德江,大家深入儺戲博物館參觀學習,了解儺戲文化與土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大家還到江口抹茶基地,參觀抹茶生產線,學習點茶技藝,體驗抹茶文化魅力。
參觀體驗抹茶文化。
蘇州大學國際學生阮氏幸說:“參加這次中外青年交流項目,對我來說是一段很難忘的經歷。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既有課堂學習,也有文化體驗和戶外考察,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知識,更讓我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朋友們交流、結識,感受到跨文化溝通與合作的意義。”
登頂梵凈山。
參與美麗鄉村實踐,了解鄉村振興成效
“天下相親與相愛,動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脈……”在印江“貴州村戲”大舞臺,中外青年學子給觀眾百姓帶來了合唱《相親相愛》、身著民族盛裝獻上了走秀串燒、編排演繹了土家擺手舞等,與貴州村戲的演員們同臺交流,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在德江“貴州音樂時光”里,6名中外青年學子,展開了兩輪音樂時光大PK,給觀眾和網友送上了中文、英文、東南亞語、粵語等經典歌曲,展現了中外青年學子的多才多藝、開放包容,促進了彼此的互學互鑒、共同進步。同時,中外青年學子還與沿河籃協、足協開展了籃球賽和足球賽,一同體驗“洞籃”的魅力,感受運動的激情。在中國傳統村落云舍和寨沙侗寨,中外青年學子則與村民一起,參加篝火晚會,體驗打糍粑,感受百姓的幸福生活。
學習體驗古法造紙。
“這次活動確實是一次豐富的經歷,充滿了富有成果的交流和令人難忘的文化體驗,給我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深切的希望是,我們之間珍貴的友誼能夠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蓬勃發展、愈加深厚。”來自揚州大學的國際學生卡瓦說道。
暢游銅仁青山綠水,觀賞多彩貴州風光
東游梵凈山,西游洋山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來到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中外青年學子結伴而行,從西線出發,徒步登頂梵凈山,去看神奇的蘑菇石和紅云金頂,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五彩洋山河,走懸崖棧道、登玻璃纜橋、逛地縫溶洞,體驗喀什地貌的獨特與神奇;在烏江百里畫廊,登上游船,游走在碧波蕩漾的江面上,一睹山水風光之美。大家在藍天白云下、在山水溶洞間,體驗驚奇、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美好。
學習體驗木雕。
同濟大學國際學生林明威說:“此次行程豐富而充實,仿佛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每一項活動都銜接得恰到好處,使我深深沉浸于貴州多元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人民的熱情之中。感謝所有老師和志愿者的無私付出與細心指導,也感謝同行伙伴們的真誠相伴與合作,讓這次旅程充滿了歡笑與收獲。這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我將永遠珍藏于心。”
此次活動,為中外青年學子搭建了知行合一、融通中外的文化交流平臺。大家身臨“梵天凈土”、感知“桃源銅仁”、欣賞“綠水青山”,在活動中深入了解貴州,增進了友誼,收獲了成長,更好地踐行了“知”與“行”的統一。(圖/文 銅仁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